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楊絳新作《憶孩時》 首次憶母親

http://www.CRNTT.com   2013-10-20 11:10:44  


楊絳先生 (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訊/著名學者、102歲的楊絳又出新作。在她的《憶孩時(五則)》中,五篇短文分別為《回憶我的母親》《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啟蒙老師”》《太先生》《五四運動》《張勛複辟》,文中重溫了自己孩時的記憶。她說:“人生四苦:生、老、病、死,可是‘生’有什麼可怕呢?我至今該說我還沒懂呢。”

  “母親”二字,在楊絳的行文中幾乎是個陌生的字眼。她說自己也感到很奇怪,曾撰文回憶父親、姑母,卻未寫過憶母的,大概是接觸得少的原因。文末她稱:“我想念媽媽,忽想到怎麼我沒寫一篇《回憶我的母親》啊?”

  楊絳一生,經歷時間洗禮,她的人生史無疑是一部共和國成長史。1997-1998年,楊絳之女阿瑗、楊絳夫君錢鐘書相繼去世,她整理錢鐘書生前筆記,並自寫小書《我們仨》廣受讀者好評。其行文樸素乾淨,凄傷彌漫其間,親人離世,家於她而言與客棧無幾。

  楊絳文學語言看似平淡,無陰無晴,然而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著本色的絢爛華麗。有時把詞序變換一下,不符合常規,反倒更顯別致耐讀。如舊文《丙午丁未年紀事》中有一句話:“登台就有高帽子戴。”通常也許會說“登台就得戴高帽子”,因這分明是被迫。但楊絳這句話說得有點喜氣洋洋的氣氛,令人想起“拜年就有壓歲錢”之類。這與當時的環境完全不合拍,只好當成一句反話來讀:不僅表現出作者身處其境的哭笑不得的無奈心情,也隱含了她對待那時環境的解構態度。鋒芒內斂後的不動聲色,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此段節選自《人在邊緣──楊絳創作論》,《文學評論》1995年第5期)

  楊絳新作《憶孩時(五則)》面世後,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文學資料與研究中心主任陳子善評價:102歲老作家的新作……五則隨筆思路清晰,文筆流暢,細節生動,令讀者欣喜。文末署‘2013年8~9月’作,真是寶刀不老!

  以下是楊絳作《憶孩時(五則)》內容章節選取,以饗讀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