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 
蘇進強:“和平協議”不能逃避

http://www.CRNTT.com   2013-11-01 00:30:10  


 
  三、馬英九的軍事互信與九二共識⑥

  馬英九執政後,兩岸關係進入新的階段,時任“行政院長”的劉兆玄在“立院”施政報告時,亦以“軍事互信”與和平協議做為大陸政策的施政目標。“國防部”前部長陳肇敏更宣示已制定“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政策草案”,其中包括“預先通知軍演活動、台灣主動公佈海峽行動準則,並經由兩岸交流來降低敵意,防止軍事誤判。”翌年的《四年國防總檢》(QDR)鑒於馬英九承認九二共識與“不獨、不統、不武”原則,有相當的篇幅在呼應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或要求大陸撤除沿海飛彈,並計劃以“穩健、務實、循序漸進”的態度,分別以近程、中程、遠程三階段,逐步建立兩岸軍事互信、簽署兩岸和平協議。而在馬英九競選連任時,亦曾再度提出上述議題政見,但卻引起對手與輿論攻擊,馬團隊立即改口並設定“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三條件,使此一政見形同擱置。

  2008年12月,中共發佈的“胡六點”中,強調“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上形成共同認知的一致立場,就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什麼事都好商量”,這也是中共對建立兩岸互信一貫立場的再宣示;但台灣內部對所謂“一個中國框架”,卻尚未形成多數的共識,而國共兩黨的“共同認知”,並無法完全代表“兩岸的共同認知”,這也是馬英九核心幕僚蘇起提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藉以突破台灣藍綠對“一中原則”、“一中框架”陷入膠著困境的動機,蘇起自承這是他的“發明”,並非兩岸兩會九二會談的結論,大陸則以此做為2008年後兩岸關係的論述基調。而他的“獨創”論述,不僅在台灣掀起論戰,並因使綠營的基本教義派與務實派對“一中”的立場與思維產生激烈的論辯,務實派的人士以謝長廷為代表,許多中壯派的綠營民代亦風行草偃,或與謝同行訪問大陸,或參與不同團體到大陸參訪。其中,尤以綠營執政的縣市民選首長為最。基本教義派則認為“九二共識”根本是無中生有。

  坦言之,蘇起的創見或為“無中生有”,或為獨具巧思,但“九二共識”的確為兩岸“形成共同認知”,發揮了創意性的催化功能。而大陸也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選擇性地接受“一中原則”,刻意忽略“各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