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季冰:從央視“大褲衩”看城市建築的多重寓意

http://www.CRNTT.com   2013-11-18 12:01:12  


 
  如果僅從建築學角度而論,央視新大樓撲面而來的現代派風格及其龐大的體量(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單體鋼結構建築)足以傲視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同類實驗,而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建築師也許一輩子也碰不到這樣的機會。

  我在這裡也許還需要做一點簡單的知識普及,建築雖是藝術的一個門類,但它與相對更單純的文學、美術(這裡指繪畫和雕塑等,有人將建築也一並歸入美術)和音樂不同。建築藝術的性質更像電影--科技上的挑戰以及對材料的運用等等“非藝術”的元素,都是構成建築藝術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好比電影裡的聲光特技(當今是3D時代)等許多技術運用,本身也是決定和人們評價一部電影好壞的重要指標。

  如果在30年前有建築師畫出一張“大褲衩”的設計圖紙,一定會被結構工程師不假思索地否定。因為以當時的建築材料、施工機械和施工工藝,完成力學結構上如此高難度的挑戰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僅憑這一點,“最佳摩天大樓”的稱號就是當之無愧的。

  然而,從中國普通公眾的眼裡看出去,那條尖利突兀的“大褲衩”除了不太符合自己保守傳統的審美觀外,他們看到的恐怕更多是老外專業人士們不會在乎的那些建築之外的東西,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政治圖騰、權力象徵、意識形態話語和商業邏輯……央視新大樓集這些要素於一身,構成了這個時代的重大隱喻。

  這裡還要順便提一下另一個近來在互聯網上被廣泛議論的建築物,那就是在建的人民日報社新大樓。這兩棟建築相得益彰,恰如其分地承擔當代中國官方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兩張名片的功能。

  因此,備受爭議的其實主要不在建築,而在建築之外。我有時還會想,假如在“大褲衩”內辦公的不是央視,而是新浪微博或騰訊微信,那麼它在國人茶餘飯後閑聊段子中的命運也許就會截然不同了吧?又或者,假如央視又蓋了一棟刻板的火柴盒,頂上再戴上一頂畫梁飛棟的琉璃瓦“帽子”,情況也許又大不同。

  當然,這就是現代城市公共建築注定要承受的命運。作為一種象徵著國家力量的“強迫審美對象”,在世俗化的今天,它們具有了古代歐洲城市裡的教堂那樣的神聖地位,是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方尖碑”和“祭壇”。這也就是“基地”組織為什麼選擇紐約世貿雙子塔作為恐怖襲擊目標的根源——— 它會造成一種巨大的民族精神創傷。

  由於有別於西方的特殊國情,中國的城市公共建築往往散發出(或被賦予)比西方同類建築更為強烈的政治性和權力意味。而央視在當代中國獨一無二的地位,注定了“大褲衩”一經降生便必將承受來自不同維度的評頭論足,而這些評論所遵循的標準從來就不在一個層面上。

  (作者系上海媒體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