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老外眼中的“宜居”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3-11-20 13:57:51  


 
能夠融入中國的西方人是少數

  事實上,西方人很早就來到遠東生活、工作。在很早之前,“老外”們就開始思索中國的面孔是什麼樣的,應該怎樣適應中國的生活。

  英國大作家薩默塞特·毛姆1920年時就寫過一本游記兼散文集,名叫《在中國的屏風上》。當時在中國生活的毛姆就對上海有過獵奇式的描述,但他難以理解中國文化的深邃含義,他在書中這樣評價中國藝術:“中國人苦心孤詣的使你雙目愉悅,通過與簡單外觀的對比而形成精美的持久性裝飾效果,但最終審美疲勞征服了你……其實他們的藝術觀念是很有限的。”

  相信沒有中國人會贊同這種評價,但這在很大程度上的確反映了外國人對中國那種獵奇式的喜愛和無知,也是不少西方人選擇來到中國的重要原因。

  另一位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也在著作《緬甸歲月》中描寫作為大英帝國貿易商人在海外工作的經歷。他極少著筆緬甸的文化,而是關注於自己在異域生活的孤獨。雖然時代已經不同,但那種“身處異鄉為異客”的感覺仍然影響著如今身在中國的外國人。

  對於喜歡熱鬧的康納來說,上海是不錯的城市,不過他還是準備幾年後回巴黎生活。“中國人喜歡過‘洋節’,但是跟我們的過法不一樣。在法國,聖誕節前夜都是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吃飯聊天,就像中國人過春節一樣。每次聖誕節時,總有朋友邀請我去酒吧,這讓我覺得很別扭,還是會想念家人。”

  格里芬認為,能夠真正融入中國文化的西方人仍是少數,大多數人把中國當成最佳的“鍍金”國家。能夠在全球經濟指標發展最快的國家工作一段時間、懂幾句漢語,在西方社會的職場中是很大的優勢,再加上生活成本低、文化新奇等因素,西方年輕人是願意來中國的。“不過,真正準備在中國生活一輩子的西方人並不多。三四年是個‘坎’,他們早晚還是要回去的。”

   作者:宿亮 2013-11-19 08:32:23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