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科學調整區域經濟結構與布局推進城鎮化

http://www.CRNTT.com   2013-12-13 08:29:26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訊/改革開放30 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跨越式發展,2010 年經濟總量已躍居至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水平仍然偏低,地區差異大,經濟發展方式與結構不合理,貧富差距較大等問題仍然突出。巨大的地區經濟差異導致人力、資源、商品、資本、技術等向發達地區中心城市集中。大量的財富向發達地區聚集,高收入者湧向發達地區購房置業,大量低收入者到發達地區就業。資本聚集向中心城市的能夠保值增值的固定資產,房地產價格被推高,從而間接推高發達地區的生產生活成本。教育醫療等資源被重新分配,成為緊俏供應。人口、資源、環境面臨著接近飽和的挑戰。

  和訊網刊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高斯琴、張靜文章表示,科學調整經濟結構與布局,縮小貧富差異,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課題。

  一、中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問題

  文章分析,(一)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大量人口流向發達地區。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 北京市常住人口10 年間增長600 萬。從全國範圍來看,流動人口的數量在過去10 年里大幅增加, 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增長81.03%。發達地區的高收入水平及就業崗位、優質的教育、醫療及文化資源吸引著大量人口從欠發達地區往發達地區遷移、流動。

  (二)發達地區進入老齡化,人口紅利開始退減,面臨“未富先老”的狀況。

  由於大量流動人口湧入發達地區,當前總體來說不缺勞動力。但一些地區招工難的情況已經出現,尤其隨著生產成本提高而帶來的產業分流將直接導致工資與勞動者預期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

  流動人口集中為發達地區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市場,形成了人口紅利,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得以高速增長,對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長貢獻率作用巨大。由於城市管理制度的制約以及產業轉移升級,必將導致流動勞動力不長期、不穩定,勞動密集型人口隨產業轉移流動的現象會直接影響地區經濟的長期穩定。

  2010 年全國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13.26%。中國面臨“未富先老”的狀況,發達地區長期以來享受的人口紅利中外來人口做出很大貢獻,但未來發達地區將面臨勞動資源不足,社會保障負擔加重的壓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