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4:攀越憂慮之牆

http://www.CRNTT.com   2014-01-09 09:15:08  


  中評社北京1月9日訊/歲末年初,中國的資本市場在經歷了“三中全會”春風的短暫沐浴之後,又變得陰晴不定。銀行間市場拆借利率飆升、影子銀行系統風險似隱似現、地方政府債務快速增長、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都令投資者再次陷入憂慮與迷惘之中。2014年,中國經濟復甦會否因這些因素而終止?信用市場會否出現令人恐怖的“黑天鵝”事件?這些憂慮再次令投資者忐忑不安。

  和訊網刊登博道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文章稱,應該講,這些擔憂都有道理。但是投資者應該思考的是,哪些擔憂還沒完全反映在股價中呢?在2014年,這些因素的發展可能好於預期還是差於預期呢?只要宏觀大方向趨於改善,這些擔憂會逐漸淡化或消散,而股指也正是在攀越憂慮之牆的過程中波動上升的。

  2014年經濟增長可能好於預期

  文章分析,2013年,中國經濟終止了自2010年以來的快速下滑趨勢,全年GDP增長率達到7.7%,與2012年持平。展望2014 年,雖然中國經濟依然面臨諸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但預計全年的GDP增長率可以達到7.8%,雖然這比2012年和2013年的增長率僅略有提高,卻明顯好於當前7.5%的市場共識預期。

  很多人擔憂,改革與轉型將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對短期的經濟增長會產生負面影響。這一擔憂確實有些道理。比如地方政府投資增速會下降、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會減少等,從而制約投資增長。經濟減杠杆的過程中也難免出現一些破產、倒閉、信用違約等現象,對收入增長、就業、銀行資產質量、以及投資者信心都可能產生負面衝擊,進而影響各類消費及投資活動。

  然而,我們需要認識到,“三中全會”所推動的並不是簡單的“腫瘤切除式”的改革,而是以“放鬆管制”為核心的經濟自由化進程,它們對經濟增長的短期影響完全可能是正面的。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改革可以調動很多在原有管制體系下無法動用或低效使用的資源(包括土地、資金、人力資本、壟斷性資產等),發揮經濟主體“自下而上”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降低交易成本和管制成本,催生在原有體制下不能進行或不易進行的經濟活動。因此,這些改革不但是在盤活存量,而且還能發掘增量,激發經濟產生內生性、高效率的增長。

  比如說,在實體經濟層面,降低民營資本進入鐵路、機場、電信、油氣、醫療、教育、軍工等壟斷領域的准入門檻、鼓勵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等措施,不但有利於動員儲藏於民間的數十萬億元的私人資本,而且會通過所有制結構和公司治理機制的變化而改善投資效率和經營效益;去年底修改的《公司法》降低了企業註冊資本的要求、取消了實繳資本的要求,大大降低了中小企業的成立門檻和金融成本,說不定會在2014年催生一場創業大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