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兩岸政治對話 美國矛盾態度造困擾

http://www.CRNTT.com   2014-04-13 00:17:57  


 
  三、台灣是美國資產(asset)還是美國負債(liability)的衝突。美國之所以對兩岸政治對話態度保守,主要是因為美國認為台灣具有一定的戰略價值,至少是制衡中國大陸的一顆重要棋子。但隨著中美之間正在發展以對話而非對抗為主導的新型大國關係,美國對於台灣的價值正在進行重新評估。中美之間在經濟、貿易等領域的密切聯繫以及在許多全球性事務上的廣泛合作,使得很多美國有識之士都提出沒有必要利用台灣問題來與中國對抗。而且目前兩岸關係平穩發展,各項交流機制穩步建立,因而對於美國而言,台灣的籌碼意義已經有所下降。美國軍事專家戴瑞特(Michael evitt)甚至指出,如果兩岸實現和平統一,則意味著美國可以走出捲入中國內戰的歷史,這對中美關係來說堪稱最好的結果。(25)顯然,這一觀點主要是將台灣問題視為美國的包袱而非籌碼。如果未來美國真能放棄這一包袱,則美國自然也就會放棄對於兩岸政治對話的阻撓。

    結語:兩岸應該如何突圍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對於兩岸政治對話,美國雖然聲稱歡迎或支持,但更會要求介入或干擾,因而兩岸未來在謀劃政治對話進程時,應該注重思考如何早日清除美國因素的不利影響。

  大陸應該因勢利導,推動美國因素由負能量向正能量進行轉換。台灣由於自身綜合實力與大陸和美國相差較遠,因而在大陸、台灣和美國的三方力量博弈中,台灣所能發揮的影響效力相對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美國能夠實現角色轉變,不再阻撓兩岸政治對話,甚至與大陸達成合作默契,共同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維護台海地區和平。那麼,兩岸政治對話將會減少一個重要阻力,兩岸政治對話進程也將有所加快。從歷史上來看,也的確有大陸與美國聯手共同解決問題的先例。例如陳水扁執政時期,台灣妄圖“以小搏大”,通過激進“台獨”路線挑起事端,導致大陸與美國共同出招,最後逼迫台灣當局就範。當然,由於目前中美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競爭態勢,而美國又並未放棄“以台制華”戰略,因而短時間內美國難以自覺轉變成為兩岸政治對話的正能量。葛來儀和容安瀾等學者就都表示美國不願應北京的要求,施壓要台灣進入政治談判。但從長遠發展態勢來看,隨著兩岸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拉高,推動兩岸政治對話的正能量不斷累積,未來兩岸完全有可能通過盤活存量,並共塑增量來早日實現兩岸政治對話。屆時,即使美國不願真心接受,但恐怕也難以阻礙兩岸通過政治對話所達成的積極結果。

  與此同時,台灣也應該順應民意,終止對美扈從結構。從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來觀察,台灣應深知,美國對台政策的出發點是美國利益而非台灣利益,台灣不過是美國用來對抗大陸的一枚隨時可以被丟棄的“馬前卒”而已。未來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戰略利益,完全有可能像1979年台美“斷交”那樣,直接拋棄台灣。屆時台灣不但毫無招架之力,而且有可能被逼入絕境,因而台灣應該提前謀劃,妥善因應。在這種背景下,台灣許多有識之士提出與其到時候被美國拋棄,不如現在台灣主動拋棄美國。當然,出於現實利益考慮,台灣當局短時間內不會拋棄美國。但“棄美論”畢竟已經成為島內一種聲音,為了是否會持續發酵,並演變成為主流輿論,值得觀察。如果台灣當局能夠早日順應民眾呼聲,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那麼屆時美國自然也將無從介入或操控兩岸政治對話進程。

  簡而言之,美國目前雖然對兩岸政治對話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只是一個外部因素,兩岸政治對話畢竟是中國的內部問題,最終還是要由海峽兩岸同胞共同解決。如果兩岸能夠共同努力,就有可能排除美國等外界干擾,早日開啟政治對話。2013年6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時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應被任何干擾所困惑”。有理由相信,只要兩岸攜手並進、精誠合作,就能逐漸消除美國設置的障礙性因素,全面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格局,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