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孫樂濤:科學、民意與社會公信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4-28 10:56:38  


 
  從這個角度來看,清華學生捍衛詞條的行為值得褒揚。事實就是事實,低毒就是低毒,不能因“政治鬥爭”的需要而改為劇毒,就如同不能因為同樣的需要而宣稱水稻畝產數萬斤。以謠言彰顯正義,不會獲得正義,這恰恰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

  另外,公共信任的缺失,也是上述問題中出現科學與民意嚴重衝突的重要原因。首先,有公信力的民間或官方機構,是社會穩定與理性化的重要基石。當民眾困惑之時,可以求助於它們,信任它們給出的答案。而目光短淺的功利主義、行政化無所不在、法治精神缺失等因素嚴重破壞了各種社會機構的公信力,專家變成磚家,這是當今中國社會在一些初級的、本不應成為問題的科學問題上聚訟不已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公共信任的缺失還體現在,對很多公眾來說,正規渠道的聲音,不敵各種小道消息、陰謀論。他們對有關部門的解釋與承諾習慣性地不信任。這與他們的判斷能力不高有關,也與他們的現實經驗 密切相關。無風不起浪,環境保護不力、食品藥品不安全、官商勾結巧取豪奪,這樣的事件屢屢發生,必然會影響到他們的判斷。

  面對科學新事物的不斷湧現,人們需要妥協,更需要建設。妥協是為了更好地推進。而建設,當務之急或正在於公共信任的重建。當然,這早已超出了科普的範疇。

  題:科學、民意與社會公信力 

  來源:Time Weekly - 2014-04-10 03:38:06

  作者:時代周報評論員 孫樂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