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趙春山:歐安會對和平協議有何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4-05-01 00:14:36  


 
  除了蘇聯的外交努力外,一般認為,東西和解是促成“歐安會”的有利因素。在前蘇聯內部,史達林死後的蘇共領導階層,包括赫魯曉夫及其繼任者在內,都把和平共存當成實施對外政策的一項策略,但誠如蘇共理論家所說,“和平共存不能排除意識形態的鬥爭,維持和平是為蘇聯與其盟國,在推行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時,確保一個有利的國際氣氛”。

  西方國家與蘇聯集團和解,也有其自身的政策目標。例如,戴高樂擴大法國與蘇聯及東歐國家接觸,是為了打破兩大集團體系,建立一個以法國為中心,居於世界第三勢力的新歐洲。而美國方面,從艾森豪執政以來,若干外交決策人士即存有打開“鐵幕”的想法,也就是為共黨國家的“和平演變”,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雖然東西陣營都各自有其盤算,但都理解只有在一個和平安全的環境下,才能達成本身的政策目標。因此,對於對方提出的不同政策方案,也都願意採取妥協立場,作出積極的回應。

  回顧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雙方執政當局都曾釋出和解的訊息,並嘗試以行動來緩和台海的緊張情勢。中共官方認為,自1958年金門砲戰爆發後,北京即提出一系列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思想、政策和主張,周恩來並在1960年5月24日,把它們歸納為“一綱四目”,且透過管道知會台北執政當局。但台灣當時因堅守“反攻大陸、反共復國”的基本國策,拒對中共這項和平攻勢作出回應。1979年元旦,中共“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稱北京當局希望通過和台灣之間的商談,結束雙方的軍事對峙狀態。與此同時,中共宣佈正式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

  中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是其對台政策的一個轉捩點,是從“武力解決”到“和平統一”的重大轉變。隨著這項轉變,鄧小平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戰略構想,更在1983年6月26日的講話(“鄧六條”)中,進一步詮釋了他的構想,其中提到:“實現統一的適當方式是舉行國共兩黨平等會談,實行第三次國共合作,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雙方達成協議以後,可以正式宣佈。”

  1989年9月,江澤民甫入主中南海就明確表示,“和平統一”方針和“一國兩制”構想是中共的基本政策。1995年1月30日,江澤民在農曆春節談話(“江八點”)中,建議雙方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並提議第一步先“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江澤民表示:“至於政治談判的名義、地點、方式等問題,只要早日進行平等協商,總可找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有關政治談判的內容,江澤民在200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大”中表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除了“可以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問題,也可以談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分相適應的經濟文化社會活動空間問題,也可以談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