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新常態思維改造傳統投資理念

http://www.CRNTT.com   2014-06-10 09:07:40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訊/ 當前,中國股市過度低迷的局面仍然沒有改變。從2010年以來,滬深兩市總市值大約為23萬億元左右,近五年都沒有什麼變化。這期間,中國的GDP總量已經增加了50%以上。投資者關注經濟調整期政府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但是現在的宏觀調控政策似乎總像是溫開水,不冷不熱,不緊不慢,不再有過去的那種市場效應。

  中國證券報發表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文章稱,當前股票市場上選股思路和投資模式正處在過渡期、選擇期和混沌期。這種狀況導致了股票市場估值出現了頻繁的極不穩定的結構性變化。該如何適應中國經濟轉型逐步建立起新的分析框架,形成新的投資模式呢?近期被境內外廣泛關注“新常態”理念,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新”與“常態”的結合

  文章分析,“新常態”思維首先突出的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是“新”與“常態”的結合。所謂“新”突出了中國經濟已經步入新階段,具有新特點。跟過去相比,中國經濟增長的國際環境、需求結構、要素價格、供給結構以及金融市場環境都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過去比較直接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製造業成本優勢和國際貿易比較優勢已經不存在。所謂“常態”強調這種變化的趨勢性、長期性和不可逆性。

  “新常態”理念要求,我們不能把當前經濟增長和企業經營所面臨的一系列條件和環境的變化看作是短期的困難,似乎只要下定決心、團結一致,就能改變這些制約條件,而應看作是未來政府發展經濟和企業開展經營必須面臨的新的環境和條件,是發展的基本前提。面臨國際市場適度萎縮,投資需求逐步下降,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和環保成本不斷上升等一系列環境和條件的變化,我們必須在這些新條件、新環境的基礎上考慮發展問題。

  “新常態”思維要求我們不能簡單以“好”與“壞”來評價當前的經濟形勢。當前的經濟形勢既有“好”的一面,例如中國的服務業已經超過了製造業,內需逐步上升外需正在下降,國民經濟的能耗系數正在逐年下降,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構正在趨向合理,企業和財政收入下降而居民收入上升,城鄉收入結構正在改變,農村居民收入持續高過城鎮居民等。也有“壞”的一面,例如企業成本大幅度提高,效益下降,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速度放緩,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等。這些“好”與“壞”互為因果,沒有這些“壞”的變化,也就不存在這些“好”的結果。

  正因為這些“新”的變化大部分具有“常態”性,長期性和和規律性,所以我們也不能指望政府通過改革和宏觀調控來改變這些發展條件的變化,政府的改革和宏觀調控政策並不能改變經濟的規律性和趨勢性變化。這絕不意味著政府可以不作為,而是意味著政府必須以正確的方式來作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