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婚姻有病,忍還是離?

http://www.CRNTT.com   2014-08-19 11:34:57  


 
  1800位調查對象,已婚的有1086位,其中24%的人表示曾經有過離婚念頭。考慮到國人對於離婚的忌諱、對面子和隱私的在意,實際的比例可能更高。

  有趣的是,表示有過離婚念頭的人群中,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與一般所預期的不同,女性反而比男性更為追求個人幸福,在婚姻出現問題時更多地具有離婚意願,對個人幸福的追求勝過了社會紐帶和責任的牽絆。”樊佩佩說,“而男性似乎在婚姻中更傾向於認為維持婚姻重於個人幸福。男性和女性在觀點上存在顯著差異,女性會把個體幸福放在比維持婚姻更重要的位置。”

  再者,離婚念頭高發的地區,也與常人預期的有所出入。大城市女性經濟獨立能力強,生活水平並不會因為離婚而降低,因此常被認為離婚可能大於中小城市。但調查卻顯示,鐵嶺、新鄉、大同等三線城市有過離婚念頭的比例,遠遠高於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一、二線城市。《報告》分析,這種結果的出現,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城市的擇偶方式多為“相親”,失敗比例較高;二是小城市居民相對而言個體化程度較低,婚姻家庭生活更容易成為其生活的全部。

離不離,到底誰說了算?

  儘管有將近七成的被訪者都認為“現代社會離婚很容易”,離婚在以儒為本的社會體系中,即使不再是不光彩的家醜,也終究是一種不那麼正面的選擇。“從一而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寧破十座廟不拆一樁婚”之類邏輯不清的句子仍然時有耳聞。

  當被問到對現代社會高離婚率的看法時,只有12.5%的被調查者認為離婚是“個性解放的體現,代表社會的進步”,還有近一半的人依然將之視作“自私,對家庭和社會不負責任”,而能把離婚當作個人選擇予以尊重和理解的,不足三分之一。

  很難想象,在“終身制”婚姻已經廢除了一千多年後的今天,還有不少人持有婚姻終身觀念。唐朝時,已有法律明文規定:“夫妻義絕則離。”(《唐律疏議·戶婚律》)而南大的調查對象中,卻有高達18.2%的人同意“婚姻是終生的,即使不幸福也應該在一起”,還有36%的人不同意“個人幸福比維持不幸福的婚姻更重要”。

  在離婚與否的抉擇中,做出決定的並非只有親密關係的雙方,還混雜了複雜的“代際關係”。調查顯示,隨著獨生子女進入婚姻階段,父母對子代核心家庭的插手越來越多,不僅婆媳,岳父母與女婿的關係,也在成為影響婚姻穩定的重要因素。而新時代的獨生子女們,儘管受到個性化思潮的影響,認為自己必須有主見,父母不該瞎摻合——但在碰到婚姻危機時,卻仍然成了“媽媽圍裙底下的孩子”,對親代具有一定的依賴性。還有十分之一的人希望父母“勸和不勸離”,將父母親緣視為拯救自己失敗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