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郭震遠:中國強大是兩岸和平發展最可靠保證

http://www.CRNTT.com   2014-09-09 00:13:49  


 
  2010年以來,中國和平發展進入新階段,即進入中國明顯強大,國際地位和影響更為突出,同時也引發更多國際矛盾和衝突的階段。同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按自身的發展變化邏輯,也進入了所謂的深水區。在這一時期,不僅需要處理、解決越來越多的作為兩岸關係實質的各種政治問題,而且更需面對、化解在幾十年隔絕、對抗中形成的,台灣社會、民眾對於大陸深層次的排斥,即對大陸的認同問題。顯然,新階段與深水區的疊加,將導致當前和未來時期兩岸關係出現複雜化動向。但必須首先清醒認識,新階段是中國和平發展的新階段,深水區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深水區,這是新階段和深水區的基本屬性。

  這就意味著,中國和平發展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沒有變,也不可能變,主要是二者的目標、理念和戰略不會變,也不可能變。但是,進入新階段和深水區,畢竟發生了不可回避、不可低估的變化。所以,當前和未來時期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既受到自身發展變化邏輯重要影響,又受到中國和平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影響,必然表現出複雜化動向。中國明顯強大、國際地位和影響增強更加突出,是中國和平發展進入新階段的主要標誌,也是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要因素。中國明顯強大、國際地位和影響增強更加突出,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大陸對台灣具有了更強烈的吸引力,或者說台灣對大陸有了更明顯的向心力。近年來,在兩岸經濟交流、人員往來繼續持續、較快發展的同時,島內出現了對大陸態度明顯的改變。一方面,有意前往大陸發展的台灣民眾的數量化持續增加,特別年輕人增加更為明顯,多次相關民調顯示,願往大陸發展的年輕人多達六成以上;另一方面,更值得重視的是,綠營人士對大陸的態度正在發生重要改變,不僅眾多綠營人士紛紛前往大陸,參與兩岸交流和在大陸發展,而且再次擔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及其他一些民進黨高層人士,也一再做出願與大陸進行交流的姿態。雖然民進黨沒有改變“態度”立場,沒有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但已發生的變化應該受到重視。顯然,中國的明顯強大是推進台灣對大陸向心力強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中國明顯強大同時也強化了台灣對大陸的離心力,即台灣民眾對大陸畏懼心理的增強。上一世紀80年代末兩岸開始交流、交往以來的二十多年中,很長一段時間中台灣方面一直存在對大陸明顯的優越感。首先是因比大陸富裕而產生優越感,以後又陸續因所謂的“民主社會”“高生活質量”等等而維持優越感。但隨中國日益強大,大陸民眾迅速富裕,台灣的優越感逐漸消失而演變為失落感,甚至是對大陸的畏懼感。這一演變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導致並強化了台灣對大陸的離心傾向,而且直接損害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今年三四月台灣發生的反服貿行動,“台獨”勢力利用所謂“懼中”,並衍生為“反中”,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大陸明顯強大、國際地位和影響更加突出,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還有間接的,但非常重大的積極影響,即有效阻礙了大陸面臨的國際矛盾、衝突增多,可能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不利影響。國際環境歷來對兩岸關係有重大影響,這種影響的一部分表現為,當國際環境對於大陸相對不利時,台灣往往可以獲得較多機會,增強與大陸對抗、對峙或周旋的地位。上一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這一點曾多次表現。但從那時以來,這一狀況逐漸改變,而2010年以後,更發生了很明顯改變,即儘管出現對大陸相對不利的國際環境,也不會帶給台灣增強地位的機會。2010年以來,大陸面對的國際矛盾和衝突增多,台灣方面確實試圖以這一局面為契機,推進所謂“小國外交”,爭取減輕台灣在國際社會嚴重的邊緣化困境。但實際的事態發展是,台灣的企圖無一實現。筆者已在另一篇文章中,分析、論述了台灣企圖在美國亞太戰略調整中扮演更積極角色,而遭到美國排斥的事實。即使日本,也有類似情況發生。儘管目前中日關係已下降到建交以來最低點,並且短期內難以改善,而日台關係又處於“最好時期”,但日本並不願意台灣過多、過深介入中日關係。今年5月,台灣綠營智庫“台灣智庫”與日方舉辦“日台戰略對話”,與會的日本主流智庫學者明確表示,“美日安保條約”中的“周邊有事”條款不適用於台灣,日本不會向台灣出售先進的武器裝備。美日的態度清楚表明,正是中國的明顯強大,促使或迫使他們對台灣和兩岸關係更加謹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