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又一個“懂得”那個時代的人走了

http://www.CRNTT.com   2014-09-12 14:14:14  


 
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我父親用彤先生

  王:梁漱溟、熊十力、錢穆、賀麟、馮友蘭等等文化大家都是您父親的朋友和同事,當年往來於您家中,您都稱為伯父吧,他們的道德文章、人生取向對您可否有影響?在您所接觸的先輩大家中,您最尊崇哪一位?哪一位對您影響較大?

  湯:你提到的這幾位先生,我都尊敬。但是說他們對我的影響的方面卻不相同。梁漱溟先生的為人和他思想的敏銳,是我終身要學習的榜樣;熊十力先生在哲學上的獨創性和高遠的氣魄,我非常景仰;錢穆先生著作中對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同情理解”的精神,至今仍是我為學的指針;賀麟先生中西兼通的學養,馮友蘭先生對哲學概念、命題精到的分析方法,對我來說是難以企及的。但我想,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我父親用彤先生。

  王:您的夫人樂黛雲教授近20年來和您一起活躍在學術界,對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建設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在如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如何進行中西文化融合等方面,你們的觀點是否一致? 

  湯:她是搞比較文學的,我們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她對西方比我熟悉,可以用英文寫作。當年在北大,她比我低一班,她是中文系,我是哲學系,後來都在北大任教。

近10多年才從迷茫中走出來

  王:您曾說,您當年選擇學哲學,目的是尋找真理,探討人生的意義。那麼現在回首一生,您認為您終於找到真理了嗎?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湯:《聖經.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段話:“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我想,尋找真理、探討人生的意義也是一樣,進入“真理”之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很少。我年輕時本來有“尋找真理”、“探索人生意義”的抱負,但經歷了50多年的風風雨雨,我只能說近十多年來才從迷茫中走出來,又回過頭來,希望從歷史上的大哲學家“尋找真理”的思想中得到一點啟示,對“人生的意義”做點探討吧!走了30多年的彎路,失去了最有創造力的年華,現在就像裹過小腳後再把腳放大的婦女一樣,怎麼樣也難免東倒西歪的。但是我終究有了點覺悟,我只想在有生之年再提出一兩個值得人們研究的哲學問題。
 
  王:湯先生您有座右銘嗎?

  湯:我,就是“順乎自然”吧。(笑)

希望中國下一代能出現“中西兼通”的大哲學家

  王:國內現在對孔子、對儒學的熱情不斷生溫,最近,北京市安定門街道正在由政府主導,準備興建國學文化社區,開展各種弘揚國學文化的活動,提倡百姓誦讀《論語》,兒童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等。您如何看待這種儒學復興的氣象?

  湯:讓孩子們從小背誦一點有意義的古詩文是件好事。因為在我國的古詩文中無疑包含著應如何做人的道理,孩子們當時可能不理解,但長大了會慢慢地受用。不過,我在幾次不同的有關座談會上都強調,也可以讓孩子們從小背誦一點西方(英語)名句,一方面學習了英語,另方面也可以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讓我們的孩子們長大後既有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又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希望在他們中能出現“中西兼通”的大哲學家。

  王:您是中國文化書院創院院長, “中國文化書院”想必宗旨是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不知書院在這方面做了什麼,有何設想?

  湯:書院1984年建立,今年有20年了。書院的宗旨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就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實現中國文化現代化轉型。工作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辦各種各樣的班,比如中外比較文化研究班等等,目的是普及文化,這是頭10年吧。第二個階段是編書 ,編出一部書:《神州文化叢書》100本以及其他4套叢書,等等,主要是深入研究一些問題吧,這是第二個10年。現在是進入第三個10年了。準備辦學,辦一個私立的民間大學,現在叫“京大培訓中心”,這實際上是一個技術性的學校,目的是積累一定的基金,然後再辦一個以人文為主導的大學。

   湯一介先生簡介

  湯一介,1927年生於天津,原籍湖北省黃梅人。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名譽所長、博士生導師。1990年獲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83年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美國俄勒崗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麥克瑪斯特大學客座教授。1996年任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胡適講座主講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學錢賓四學術講座主講教授。

  兼任中國文化書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顧問、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際價值與哲學研究會理事。

  著作有:《郭象與魏晉玄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中國文化傳統中儒道釋》、《儒道釋與內在超越問題》、《在非有非無之間》、《湯一介學術文化隨筆》、《非實非虛集》、《昔不至今》、《郭象》等等。

    (本文刊載於2004年中國評論月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