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能源合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引擎

http://www.CRNTT.com   2014-12-28 09:19:46  


中哈原油管道已累計向國內輸送原油超過5700萬噸
  中評社北京12月28日訊/絲綢之路經濟帶輻射40個國家,覆蓋30億人口,連接著亞太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擁有巨大的市場規模和貿易投資潛力,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對於推進沿線各國的經濟現代化,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實現合作共贏,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開發建設中,必須將能源合作作為重大引擎和抓手,通過構建能源組織協調新機制和能源資源跨國產業鏈,打造經濟帶“利益共同體”,加強貨幣融通和物流暢通,推進沿線國家全方位合作,最終實現區域共贏共榮的目標。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經濟學家辜勝阻文章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能源合作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等重要能源生產國,也有中國、印度等重要能源消費國,沿線國家能源經濟結構互補性強。中亞經濟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據國際能源署(IEA) 預測,中亞地區石油開採儲量超過300億噸,天然氣可采儲量超過10萬億立方米,有可能成為僅次於中東的世界第二大油氣產地,是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大能源庫之一。中國與中亞地區的能源合作始於1997年,由此中國與經濟帶沿線國家的能源合作已經逐步展開,未來合作空間發展潛力巨大。中國-哈薩克斯坦原油管道已於2006年正式通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陸路原油進口管道。中哈原油管道自通油以來,已累計向國內輸送原油超過5700萬噸。中國是土庫曼斯坦最大的天然氣合作夥伴,預計到2020年左右,土庫曼斯坦每年向中國出口天然氣總量可達650億立方米。今年5月21日,中俄簽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根據雙方商定,從2018年起,俄羅斯將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

  開展能源合作符合沿線各國戰略利益和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發揮經濟帶沿線的能源生產國、消費國、過境國的經濟能源結構的比較優勢,構建新型能源合作機制,改進國際能源秩序與格局,這符合經濟帶沿線國家共同的戰略利益。中國能源消費迅速膨脹,能源安全形勢日益嚴峻,開展能源合作有利於維護國家能源戰略安全。中國的能源安全存在三大隱患。第一,對外依存度高。2013年,中國石油表觀消費量為4.98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則保持在58.1%。據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68%。過高的對外依存度使中國在石油問題上易“受制於人”。第二,能源來源過於單一集中。據統計,中國原油進口的70%以上來自於政治局勢較為動蕩的中東和非洲地區。一旦這些國家發生動亂,將會直接影響到其對中國的能源消費供給。第三,運輸線路單一。原油進口線路主要依靠海上運輸,中國進口石油的80%通過馬六甲海峽,亟須打通南下東南亞和西進中亞地區的陸路通道。多元化戰略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手段,對中國這樣一個能源消費大國而言,要確保能源消費安全必須實現能源進口渠道多元化,而對能源生產國而言,要確保能源出口的穩定性,則必須實現能源出口對象多元化。抓住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機遇,擴大能源市場規模和貿易範圍,實施進出口多元化戰略,形成以能源資源互補為主的深層次合作,有利於維護各方能源安全、擴大能源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