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英國首相為何還是他?

http://www.CRNTT.com   2015-05-19 05:58:46  


 
  導致民調失利的第二個因素是英國的選舉制度本身,即選區中的簡單多數制。趙晨給簡單多數制下了一個定義:“50萬票和51萬票相差不多,但是選舉結果就是0和1的關係。”這樣的結果很可能是某個黨派在全國拿到了相當數量的票數,但是卻在很多選區都沒有獲得簡單多數,導致了選舉失敗。最倒黴的當屬英國獨立黨(UKIP)。它獲得了12.6%的選票,位列所有政黨第三,但是在議會中只贏得了一個席位。

  第三個原因則是“戰略性投票”。意思就是,在某個選區,當小黨的支持者發現自己的候選人不太可能贏得選舉時,他們會從本選區的工黨或者保守黨候選人中做出最優選擇。在影響力日漸增大的獨立黨支持者看來,工黨在移民和歐盟政策上與獨立黨相左,他們的“戰略性投票”往往歸了立場接近的保守黨。

放棄“新工黨路線”的結果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張勇進不同意“羞澀的托利黨”效應決定了結果。在他看來,民調之所以失誤,並不是保守黨真的獲得了突如其來的勝利,而是工黨和自民黨的“幾近崩潰”造成的。“工黨向左轉得太厲害,否定了布萊爾當年的‘新工黨’路線,把中產階級推向了保守黨。”張勇進評論道。

  工黨左轉的一個明顯標誌是對富人加稅,其中一項是豪宅稅。張雪認為:“這引起了富人的不滿。還有房地產行業也因此站在了工黨的對立面。”在選舉結束之後,工黨元老布萊爾建議工黨“要回到中間派路線上”,借此隱晦地批評米利班德的“路線錯誤”。與布萊爾當年共同打造“新工黨路線”的元老彼得•曼德爾森則毫不留情地批評米利班德的選舉策略“太過於依賴工會”。

  身為中產階級,伯明翰的小公司老板詹姆斯毫不掩飾自己對工黨政策的厭惡。“保守黨總算獲勝了,看起來並不是英國所有人都那麼蠢。”他在選舉結果公布後得意地告訴記者。

  英國政黨體制的“碎片化”對工黨產生了明顯的不利。由於2014年蘇格蘭獨立全民公投激發起來的民族主義情緒,蘇格蘭民族黨在本地區內奪取了幾乎所有工黨的選票。新崛起的政黨分散了大黨的選票,反而讓保守黨從中漁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