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把中國製造業成本降下來的根本途徑

http://www.CRNTT.com   2015-08-22 07:15:11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因為《紐約時報》中文網的一篇文章,中國製造業成本與美國持平甚至超過美國的話題,引發了各方的熱議。中國的製造企業成本何以迅速上升?《紐約時報》的文章說,是因為中國工人工資收入水平上升、中美之間的匯率發生了變化、中國能源成本價格迅速上升。這樣的分析不無道理,但是,多少有些脫離中國實際。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喬新生文章稱,中國製造業成本之所以迅速上升,大致是由五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各項稅費快速增加、基礎產品價格極不合理、公共產品支出不斷提高、流通成本上漲過快、人力資源成本無法控制。只需對中國製造業成本結構作分類分析,就會發現,生產要素成本上升是導致製造業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而政府管理成本迅速上升則是導致製造業成本上升過快的根本因素。有些經濟學者把中國工資收入增長水平過快視為製造業成本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一些政府官員甚至主張繼續實行低工資福利政策,以提高企業競爭力,這是倒因為果了。由於過去這些年政府通過立法的方式把社會保障費用轉嫁給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在中國的工資收入成本中,社會保障費用占到40%,這在世界上絕無僅有。可見,如果不改革中國的社會保障體制,即使實行低工資福利政策,也未必能降低製造企業成本。

  文章表示,從各國城市化發展的經驗來看,如果一個國家的工資收入水平穩定增長,那麼,不僅可以加快產業的升級換代,而且更主要的是,可以促進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在資源型城市,如果工資收入水平穩定增長,那麼,職工消費能力就會穩步提高,城市服務業就會健康發展,當城市的資源枯竭,就業人口減少時,大量人口就會轉移到服務業。

  現在中國的工資收入水平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相比相對較高,但與發達國家仍然有巨大落差。所以,工資收入增長不是中國製造業成本增長的主要因素。企業稅收負擔水平高於許多發達國家,這是導致中國製造業競爭力下降的重要原因。隨著土地出讓價格以及基礎性產品(包括資源能源產品、通信產品、交通運輸)價格的快速上漲,中國製造企業的成本快速上升。不僅如此,由於中國企業融資成本越來越高,製造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只有5%左右,而企業融資的成本高達6%,以至於不少製造企業寧可將籌措到的資金投入資本市場,也不願從事產品製造。

  文章指出,政府也清楚地看到了製造企業所面臨的困難,也在盡力通過發展資本市場降低融資成本。可是,這種努力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根本原因就在於,資本市場的異常活躍,使得資金交易速度加快,資金交易環節增加,資金交易成本上漲,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籌集資金非但沒有降低成本,反而增加了資金的使用風險。

  政府同時也盡力通過簡政放權減輕企業的負擔,只是,因為重要資源能源價格掌握在政府手中,能源資源生產企業絕大部分屬於國有壟斷企業,這些企業本身存在著管理成本越來越高、經營負擔越來越重的問題,如果降低能源資源等基礎產品的價格,那麼,有可能會導致國有壟斷性企業出現嚴重的虧損。正因為如此,政府不敢輕易降低資源能源企業的價格,所以減輕企業負擔收效甚微。

  前些年不少地方的“土地財政”政策,讓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大增,許多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於房地產業,如果政府減少土地出讓金,房地產市場價格迅速下降,雖然可為生產製造業提高競爭力創造條件,但地方政府卻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而近兩年樓市進入調整期後,土地財政已難以為繼,地方政府的回旋餘地越來越小,即便想減少土地出讓金,也有心無力了。

  文章認為,中國製造業今天所面臨的困境,實際上就是經濟轉型所必須邁過的坎。從政府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所面臨的最大障礙就在於,政府無法將控制的資源和能源企業通過合理的手段實現市場化經營,大型國有壟斷企業的成本不透明,價格不合理,如果政府強行調整國有大型壟斷企業的基礎產品價格,那麼,有可能會導致國有壟斷企業出現全面虧損,而這是當前本已處於困難中的經濟所難以承受的。所以,儘管李克強總理大聲疾呼要降低通信產業的資費標準,但卻遲遲難以真正落實,兩大公司已經公布的方案,讓利很有限,未能獲得消費者認同。

  現在一些大型基礎資源能源企業已出現了嚴重虧損,已使政府在產品價格調整的過程中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為了支持製造產業的發展,大幅度降低基礎資源能源產品的價格,那必然會導致國有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如果不降低資源能源產品的價格,那製造業的競爭力將會進一步下降。政府在扶持中國製造業的過程中,試圖依靠科學技術進步消化中國製造行業不合理的成本,試圖通過簡政放權,逐步降低中國製造企業產品的政府成本。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做起來難度極大,任務極為艱巨。

  文章最後說,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一些經濟學者大聲疾呼,中國的製造業應當升級換代,應當加快智能化發展的步伐,讓中國的製造業通過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競爭力。從一般意義上來講,這樣的觀點是完全正確的,可是,考慮到中國當下的實情,考慮到中國製造行業所面臨的龐大政府管理成本,這樣呼籲並未點到問題的要害。如果無法促使政府管理成本大幅下降,降低中國製造業成本就只能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