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廖舜右語中評:習訪美保持彈性 理性選項

http://www.CRNTT.com   2015-10-02 00:21:28  


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事務處顧問、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廖舜右。(中評社 林谷隆攝)
  中評社台中10月2日電(記者 林谷隆)台灣經濟研究院國際事務處顧問、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廖舜右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習近平這一次訪美受到各界矚目,從此次習近平與奧巴馬的會晤,更突顯新興經濟強權與傳統政治強權,在政經期待不對等所造成的互動失衡。

  廖舜右,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博士,目前亦為台灣中興大學日韓總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台灣經濟研究院顧問,曾任台灣私立東海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等。

  廖舜右表示,首先由關鍵數據來看,新華社公佈的《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方成果清單》,內容共有49項共識、約12000字,對照美方白宮的Fact sheet僅有14項共識、大約2000字,這種差距突顯此次美中高峰會,彼此期待與回應的不一致。同時,雙方所同意的事項亦非關鍵議題。

  廖舜右說,值得注意是美方強調而中方沒有回應,或中方強調而美方沒回應的議題,反而才是符合中美強權位階的關鍵議題。但這些議題,卻又呈現雙方“已讀不回”的狀況。例如中方強調的“新型大國關係”與亞投行議題,美方注重的南海議題及台灣議題。

  廖舜右強調,在台灣問題上,奧巴馬重提“一個中國”原則與“三公報一法”,習近平則沒有直接回應,雙方似乎具有默契,但也有可能是基於“未來之影”的考量而抱持保留態度。廖舜右解釋,習近平是大權在握的國家主席,預計影響力會到2022以後,但是奧巴馬即將在2017年卸任,權力更迭在即。“掌權主席”對上“卸任總統”,因此保持對此議題的彈性立場,並期待與下任美國總統另行溝通,是理性的選項。

  這場中美高峰會,雙方的談判格局也呈現“南轅北轍”的情勢。廖舜右認為,中國大陸重視原則架構,例如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要求美方確認中國的應有角色等;另一方面,美方則強調個案細節,如防制網路間諜及食物安全議題。

  中評社問,這次習奧會是否有提及台灣問題?

  廖舜右判斷,美中高峰會晤,台灣選舉及其後續影響是意料之中的話題,只是公開與否的問題,而公開討論對不僅雙方沒有幫助,也增加選舉變數。目前的狀況顯示,美方(奧巴馬)重提“一個中國”原則、中美三個公報及“台灣關係法”,就是先劃出大界線;中方(習近平)沒有回應,則是保留後續的操作空間,是比較務實的做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