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張栢煙語中評:台灣文創新出路需政府開路

http://www.CRNTT.com   2016-05-02 00:07:19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張栢煙接受中評社採訪。(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5月2日電(記者 徐夢溪)台灣文創產業發展獨具特色,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但現在面臨尋找新的發展道路問題,同時陸港澳三地對發展文創產業的需求越來越多,並和台灣開展了許多交流合作。就此,中評社採訪了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教授張栢煙。

  張栢煙曾任台南應用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和文化創意研究中心主任。20年前,他曾在高雄師範大學創立美術系,後來擔任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所長。他經歷了台灣文創產業的整個發展歷程,也一直保持著和陸港澳三地的交流。在訪談中,向中評社深刻剖析台灣文創產業的成功之道、探索未來發展方向和兩岸四地共進之路。

  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如何開始的?

  張栢煙:台灣在2000年時開始提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計劃。這個計劃萌發於英國的成功實踐例子。當時,台灣在民進黨執政初期導入這為期八年的施政計劃,並設立了計劃的近程、中程、遠端的目標。

  因為台灣在國際上整體文創發展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並領先全亞洲,所以在2011年爭取到舉辦世界設計大會(IDA Congress),這是國際平面設計協會(Icograda)、國際工業設計社團協會(Icsid)及國際室內建築師暨設計師團體聯盟(IFI)的聯合大會。

  問:台灣是怎樣在文化創意方面取得現在的好成績的?

  張栢煙:其實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最傲人的成績是人才的培育。剛剛有提及,2000年提出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計劃實踐下,台灣文創產業的表現,曾有不錯的成效,但基於環境因素,也遇到瓶頸與困境。但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教育部”在十年前提出了“IDC設計戰國策”的計劃,也就是”藝術與設計人才培育計劃”,內容的大意是,在台灣北中南區成立五個教學資源中心,分別就傳統藝術與創新、台灣文化精品、數位音像動畫、生活流行用品等不同領域培育藝術與設計專業人才;教育部在此計劃下,又另行規劃「海外菁英人才培育計劃」,甄選產品設計、數位動畫與平面設計領域的優秀學生,至國際知名院校就讀與實習,期望藉由海外培訓用以提升學生的專業職能,並且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注重人才的培養。人才是台灣文創產業取得不錯成績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教育部針對國際藝術與設計競賽,更規劃了「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劃」,希望藉由學生參與國際競賽的洗禮,得以了解長期以來台灣藝術與設計教育的成果。在這項計劃實施十年來,台灣學生在國際競賽的得獎數累積已達610件,為全世界第一,獲獎大學數累積至37所,頒發的總獎金數累積4,328.5萬元。台灣學生在國際設計舞台越漸發光發熱,帶來的好成績有目共睹,得獎作品不只吸引集資平台的關注,獲得產業界的合作邀約,更有學生自行創業,各項精心設計的作品,部分已商品化陸續上市販售,顯示出本計劃對提升台灣藝術設計與文化創意,具有明顯的鼓舞作用。教育部期許透過這項計劃的推動,讓更多台灣學生的作品,站上世界的舞台,提升學生的創作實力,增加學生作品之能見度。雖然教育政策有不錯的成果,然而近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極為影響到文創產業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