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一個中國”話語體係邏輯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6-12-15 00:08:28  


 
  結語

  正如本文在開篇時所言,理論的薄弱絕不意味著現實的失敗,“一中”經典表述面臨的挑戰並不必然意味著“一中”框架的挫敗,但是,理論的薄弱卻必須同樣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在新形勢下,廣大涉台理論工作者應立基於“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政治與法理事實,以維護和促進祖國實現完全統一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為指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引入新的理論資源和研究方法,積極補充、完善和更新“一中”經典論述,為解決對台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貢獻智識。關於失去“聽眾”之後“一中”話語體系的更新問題,囿於篇幅,本文不做展開,作者將另文詳述。

  註釋

  ①如周葉中在《“一國兩制”法理內涵新釋》(《中國評論》2014年12月號)中提出“一國兩制”在台灣已被“汙名化”和“標籤化”;莊吟茜在《“一國兩制”在台灣的汙名化:剖析與澄清》(《台灣研究》2016年第1期)中著重分析“一國兩制”在台灣走向“汙名化”的原因;張笑天在《為什麼我們即將在理論上失去台灣?》(《全國台灣研究會201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提出近年來台灣民意發生深刻變化,“拒統”成為島內共識,兩岸現有的統一論述已經(或即將)失敗。

  ②相關文獻如李松林、祝志男:《中共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歷史考察》,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176-180;林震:《試析“一個中國”原則的來源和內涵》,載《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劉佳雁:《兩岸政治關係中“一個中國”問題之省思》,載《台灣研究》1998年第4期等。

  ③相關研究成果參見張鳳山:《台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載《台灣研究》2000年第1期;伍俐斌:《〈馬關條約〉是否“割讓”台灣給日本之考辯》,載《台灣研究》2013年第3期;徐曉望:《元代求及台灣、彭湖相關史實考》,載《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等。

  ④崔之清主編:《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與現實的實錄》,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頁。

  ⑤相關文獻如范宏云:《從國際法的承認理論與實踐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載《江漢論壇》2003年第6期;姚禮明:《從主權概念、國際法看中國對台灣擁有絕對的主權》,載《台灣研究》2001年第1期等。

  ⑥〔英〕安東尼.吉登斯:《民族-國家與暴力》,胡宗澤、趙力濤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年版,第331頁。

  ⑦參見范宏云:《國際法視野下的國家統一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頁。

  ⑧曹永和:《台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台灣島史”概念》,載《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449頁。

  ⑨王泰升:《台灣法律史概論》,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4頁。

  ⑩參見陳隆志:《台灣國家進行曲》,載《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9期。

  ⑪民進黨:“台灣主權決議文”(1990年)。

  ⑫參見朱松嶺、許崇德、易賽鍵:《“法理台獨”理論根源之批判》,載《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⑬張萌:《從台灣課綱微調事件探析台灣史研究的史觀變化》,收錄於《首屆復旦大學兩岸青年論壇學術論文集》(未出版,2015年12月)。

  ⑭參見葉俊榮:《珍惜憲法時刻》,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