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深度專訪:劉佩瓊論香港經濟變化與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7-06-06 00:05:37  


 
  中評社:今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首先想讓您提出對“一國兩制”在港實踐20周年的看法?

  劉佩瓊:我認為,香港“一國兩制”是沒有歷史參考的、創新的提法,香港的回歸,實際上是政權的回歸。從歷史角度來看,就像是“改朝換代”。這種情況下,社會結構、經濟結構、運作方式,隨著政權改變一定會有所改變。

 雖然基本法中說“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但其實整個制度、架構、運作方式一定是要改變的。因為對象不同,以前香港是英國殖民地,總督是絕對的權威,而回歸之後,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政治架構遠遠超越過去決策的架構。比如立法會、行政會議,與總督的關係,與特首的關係相去甚遠。

  我曾在文章中提到,港英時期,強調政府不干預政策,但是在市場經濟中,政府還是需要做很多事情。例如回歸以前,最早期的十年房屋規劃,社會福利計劃,還有談判過程中提出的玫瑰園計劃等等。回歸之後,有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比如我們知道,科技很重要,香港要產業升級,但特區政府提出要成立科技局卻被立法會拖了兩年多。

  157年的港英統治期間,在教育方面,香港沒有加強對國家歷史的教育。香港政府應該是履行“一國兩制”的重要力量,但是香港17萬公務員對於國家的瞭解基本上等於零。張德江委員長有提到,“政府的班子要愛國”,但香港在這方面根本沒有做到,所以很多政策被這班人制定的時候,他們強調的是中立。所以我認為,第一,香港對“一國兩制”的實踐工作還沒有到位;第二,“改朝換代”二十年的歷史很短暫,“一國兩制”在實踐期間會存在很多問題和矛盾。

  中評社:20年來,香港經歷了金融風暴、沙士等一系列危機,香港作為一個自由經濟市場,受到了巨大創傷,但香港每次能夠從危機中走出來,您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

  劉佩瓊:香港剛回歸就迎來亞洲金融風暴到,之後又遭遇沙士和禽流感,但每一次危機都能夠度過,這與香港社會自身的長處和優點不無關係。一直以來,香港經濟的發展都是波動的,因為香港很小,所以經濟變化特別快,形勢好的時候經濟增長很快,不好的時候就變成負增長。香港是外向型經濟,一定會受外來因素影響,特別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香港幾十年來經濟的特點,就是能適應,這也是香港的優點。香港能夠適應變動,而且能度過危機。SARS期間,香港的醫務人員和社會高素質團隊一起應對困難,這是非常值得稱讚的,也是香港的一個優點。

  第二個因素,內地對香港政策上的扶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能否認的。總的來說,香港本身的經濟體系能夠應付一些困難,再加上與內地經貿方面的關係、合作的關係、中央的政策等,都對香港產生很大幫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