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劍:推進兩岸文化交流,促進同胞心靈契合

http://www.CRNTT.com   2018-01-01 00:24:31  


兩岸和平發展協調創新中心特約研究員鄭劍。(中評社 蘭忠偉攝)
 
  鄭劍表示,兩岸之間的歷史“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要用台灣與整個中國命運與共、休戚相關的歷史進程,重喚被“台獨”洗腦的部分島內民眾的中華歷史文化記憶,重建、鞏固其中國人身份認知;用近代中國的悲慘遭遇、兩岸共同被西方列強侵略殖民的悲慘境遇,激發、濃厚兩岸人民的情感共鳴;用兩岸分離的歷史背景、國際動因,消弭、化解島內民眾對大陸的疑惑、敵對情緒;用民族復興的歷史必然和光明前景,增強海峽兩岸中國人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歷史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是仿徨著的向導”,兩岸要用好這個向導。 

  三是打好地域、原鄉文化牌,用血緣親情文化激發國家民族認同。台灣地區居民就其絕大多數而言,都有代代相傳、絕對可信的族譜、家史,證明其來自祖國大陸特定的地區;綠營大本營民眾的原鄉,絕大多數也幾乎非漳(州)即泉(州)。中華文化注重慎終追遠,數典忘祖是大逆不道的行徑,故如何進一步發掘兩岸地域文化、原鄉文化的潛力,激發島內特定部分民眾的中華國家民族認同,就是先天賦予的優越條件。要探討有“台獨”意識的民眾背離原鄉中國大陸的全部動因,找到其心理症結所在,探索用故土原鄉文化化解其心結的通路所在。

  鄭劍強調,島內沒有人願意數典忘祖,沒有人不願意把祖宗供在家裡最尊貴的位置上。要廣用文化搭橋,推動兩岸地方、社區、企業、機構、村落等,共同尋根問祖、續寫家譜史績、宣傳名人望族、搶救非遺文化等,延續鄉土文化;祭拜共同祖先、開展宗教活動、發展地方文化品牌等,激發鄉土認同;結對聯誼幫扶、慈善捐贈弱者、活絡在地經濟,增進鄉土感情;修繕歷史建築、建設公共設施、命名場所設備等等,提高鄉土引力。
  
  四是加強兩岸中華政治文化交流,提高島內民眾的政治制度辨別力。島內一些人分離意識的產生並非緣自對中華民族認同的訣別,而是對政治上中國的疏離。而政治上的中國絕對是原鄉中國歷史文化的邏輯延伸,沒有任何有生命力的政權、政府是憑空產生的。

  鄭劍說,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現代中國與中華五千年文化一脈相承。要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與現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國家治理模式、社會價值觀念的密切聯繫,闡釋政治上一個中國合理性、合法性、必然性,逐步消除島內民眾對政治中國的陌生、抵觸甚至敵意,用歷史文化的熔爐逐步化解不必要的心理障礙。特別要積極推進兩岸共同研究中國的政治傳統文化,增進對兩岸彼此政治體制的理解認識,有效消解島內民眾對大陸政治體制的誤解、誤會;在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中消除對大陸社會主義制度的反感、敵對,進而產生認同支持以致參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