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台灣學者論十九大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8-02-15 00:17:29  


 
  統一後是“一國兩制”:習近平在報告中,在對台策略部分再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一是“國家完全統一”是必然的台灣歸宿,不論統一前兩岸融合到何種程度,台灣必定有人不喜歡、不了解、不習慣、不要社會主義的治理模式;統一後,如果台灣人民不認“一國一制”,那就只能是“一國”之內,實行不同的制度。

  二是“一國兩制”機制在港澳實行廿、卅年之後,中共對“一國兩制”有了一定的實踐,這必然有助未來中共處理統一後的台灣可能出現的挑戰,以便確定將“一國兩制”的方案取向,逐步朝行政“一國兩制政策”取向或是朝政治“一國兩制制度”取向去定位,以及“一國兩制”才有其真正歸屬。

  三是在台灣的“一國兩制”一定是在“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下體現出來,如何“尊重”就是協商。那么台灣的“一國兩制”誰去“協商”?習近平說:“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經過認真而尊重的協商,所確立的台灣的“一國兩制”,才能確保和平統一之後的中國是和平的。因此,真正關心台灣前途的學者應該認真研究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下的“一國兩制”。這是個人分析“文本”所讀到的第四個“頂層設計”。

  (二)在建設性工作方面其次是行動意義之詮釋:

  在詮釋十九大後的中共對台政策時,除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文本”之外,“盧麗安事件”是不能被忽視的對台政策的行動,作為行動文本,這是第一例。

  從行動文本來看,第一如果比照過去的保密,“公開”的第一個信號,代表了對台灣官方的感受不在乎了,從更挑釁的角度來理解那是升級版的反台獨行動宣傳,台灣不完全是天然獨,台灣看清楚事實、認清楚形勢之後,必然作出理性選擇。

  這樣“公開”的第二個信號,當然是中共有對在陸的台灣人民釋放的信號,一個政治平等參與的信號,特別不同於在“文本”上所表現的經濟和社會平等競爭性的信號,是一個完整的中國公民的信號。這樣“公開”的第三個信號,比以往只是不公開地參與地方或基層“政協”,此次公開黨代表身份,是不同的參政層次:前言是客卿身份,是統戰動機;而如今是自己人,是信任參與,代表了中共中央已經試著去信任台灣人,台灣人的參政,從黨外諍友變成了黨內同志(注5)。第二,此種效應的擴大是完全可以期待的,首先是已經在大陸常駐的台商、台師、台生、台幹數量約150-200萬左右(注6),他們會更公開、更大膽地秀出自己在中國大陸的政治身份和政治參與,一方面是身份的驕傲,同時也是行事的方便。至於台灣當局的反應,恐怕對在大陸常駐的台胞而言,只剩下比較利益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