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台灣應思考趨吉避凶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8-06-23 00:34:18  


 
  2017年12月13日,特朗普簽署國會通過的《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FY2018NDAA),其中有條款論及重啟台美軍艦互泊,邀請台灣參加美軍演等建議。雖然特朗普事後表明,此條款不具法律約束,是否落實屬憲法賦予總統之專屬權力;但中共對特朗普持續對台軍售及加強台美軍事交流的舉動,仍公開表達不滿和抗議。

  特朗普於2018年3月16日簽署了《台灣旅行法》,為台美各層級官員互訪打開了一道門。美國單方採取的這項行動,當然是基於美國戰略利益的考量。對於美國政府這項舉動,蔡政府從內外形勢衡量,沒有不表歡迎的道理,而大陸方面的強烈反應也是可以預期的;但在中共關閉两岸協商大門後,台灣希望向美國爭取更多的精神和物質支持應該不難理解。台灣沒有能力促使美國立法改變其兩岸政策,只能被動地順勢而為,沒有主動逆勢操作的本錢。

  馬政府過去所採取“不統、不獨、不武”以維持台海現狀的戰略,以及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關係的策略,已受到當前內外形勢變化的挑戰;首先,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受制於“台獨黨綱”和黨內基本教義派的脅迫,大陸政策難有主動作為;其次,對岸領導人不但以“六個任何”(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為“台獨”劃下一道“紅線”,並把解決台灣問題納入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習近平2018年4月10日在博鰲論壇上對與會的蕭萬長強調,中共將持續兩岸和平發展及和平統一的政策,但他並未排除對台用武的可能性;而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有可能讓台灣因錯估和誤判情勢,而成為美中關係急遽轉變下的犧牲品。蔡政府如欲維持現狀,恐怕必須想出更好的辦法。擺在眼前的一個辦法就是主動改善與對岸的關係。民共和解要先從建立互信開始,而互信的基礎就在於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問題上,讓對岸有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的感覺。

  因應中美競合關係的轉變,美國的傳統盟友和潛在的敵人,都紛紛調整他們的對外政策,希望採取更加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為例,他一反常態對中共、美國和韓國展開的高層穿梭外交,其短程目標是為朝鮮的生存和發展拓展對外活動空間,長程目標則是為朝鮮半島的最終統一爭取主導權和發言權。台灣似乎也應思考如何走出一條有利於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道路。

  我們認為,為了台灣的生存和發展,台灣任何執政者都不應以“台獨”來挑動中共的敏感神經;從過去陳水扁執政的經驗看,“台獨”只會使台灣成為腹背受敵的“麻煩製造者”。美國視台灣為其區域安全政策的籌碼,但不會為“台獨”付出任何戰爭的代價。

  台灣若像蔡英文所說“我們自己也是一名棋手”,她就應知道如何“趨吉避凶”,在錯綜複雜的國際棋盤中,審慎地走出每一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