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台灣若有新一輪“憲改”如何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8-07-26 00:07:16  


台灣當局極有可能啟動新一輪的“憲政改革”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祝捷教授和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蘇怡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7月號發表專文《台灣地區發動新一輪“憲政改革”的理論預判》,作者認為:“‘修憲’是‘法理台獨’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通過前七次‘憲政改革’,台灣的‘本土化’屬性已大為增強。目前,在當前民進黨‘全面執政’條件下,台灣當局極有可能啟動新一輪的‘憲政改革’。從既有的‘修憲’提案來看,下一輪“憲政改革”可能修改的內容涉及公權力機構組織形式變遷、公民權利結構調整、兩岸關係等多個方面。考慮到當前島內政治格局和兩岸關係基本形勢,針對兩岸關係、島內政權組織形式和公民基本權利的‘修憲案’通過的可能性順次提升,不過,為應對可能出現的隨機和偶然因素,我們仍應做好應對每一種‘修憲’案的理論與實踐準備。”文章內容如下:
  
  2018年,在十九大中,習近平總書記針對兩岸關係現狀重申了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總書記在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也表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這個民族大義和歷史潮流面前,一切分裂祖國的行徑和伎倆都註定要失敗,都會受到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①眾所周知,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但一直以來,台灣地區政黨鬥爭始終將統“獨”作為政治動員的重要手段。近年,“台獨”分子實施“台獨”的方式呈現出多樣化、隱蔽化的特點,從早期的政治、文化等活動範圍逐漸過渡到法理層面,以滿足台灣人民正常法治訴求為目標的“修憲”成為“台獨”分子實現“法理台獨”重要的途徑。目前,台灣地區處於具有“台獨”屬性的民進黨執政之下,兩岸關係出現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本文旨在通過對“立法院”中關於“修憲”提案的分析,對其背後的動因以及如何應對進行梳理。

  一、新一輪“憲政改革”的契機

  民進黨的活動向來帶有“去中國化”的色彩,在文化、政治、法理多方面都謀求“一中性”的祛除,在以往多次大選中,民進黨注重省籍、族群、統“獨”話題的宣傳以進行切割式的社會動員,並在台灣地區的政黨鬥爭中以此作為選戰議題,凝聚台灣省籍群眾的本土政治認同。②除此之外,民進黨在其執政之時,通過多年的“文化台獨”,在教育上“去中國化”,修改“課綱”以中斷中國歷史文化教育,割裂與中華文化的聯繫,使年輕的一代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弱。③民進黨在以本土意識、身份認同宣傳作為“文化台獨”手段的同時,也著手在“憲法”上“去中國化”。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於2017年9月在民進黨全代會上正式提出“憲政改革”,聲稱將通過“憲改”處理政府權責劃分、公民行使選舉權年齡下調等問題。“1946年憲法”已經多年未修改,如今民進黨再度執政,若以對基本權利進行增補為切入點,減少“修憲”阻力,進而加強“修憲”強度,對“公權力結構”、涉及兩岸關係的條款進行修改,可能會導致台灣地區“憲法”“一中性”再次縮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