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 
中評論壇:澳門回歸二十周年面面觀

http://www.CRNTT.com   2019-12-16 00:07:43  


 
  第四,文創產業和基地建設前景廣闊。2002年賭權開放之後,博彩業一業獨大,長達10多年以博彩業為主導的經濟高速增長固然可喜,但也帶來產業結構過於單一化的隱患和風險,產業結構勢必要調整。發展文化產業是澳門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台、一個基地”,實現經濟結構適度多元發展的有效路徑,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切入點,也是澳門經濟適度可持續多元發展的重要選擇。

  近年來,特區政府充分意識到發展文創產業的重要性,連續八年的《特區政府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對於文創事業的發展都有著墨。2010年,正式成立 “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掛靠文化局)”和“文化產業委員會”等專門機構。2013年再成立“文化產業基金”,又於2014年頒佈《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明確提出澳門文化產業的定位規劃與發展模式。得益於政府的推動和民間業界的努力,澳門文化創意產業公司的數量逐年遞增,大型會議展覽和文體相關賽事活動日趨活躍,文創氛圍越加濃厚,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是國家“十三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澳門的定位。當前,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一帶一路”重在經濟合作,同時也可視為中華文化文明的對外弘揚傳播。作為重要的中西文化融匯節點和交流中心,澳門應發揮自身獨特作用,為中華文化的輸出搭橋牽線奉獻力量。

  就所扮演的文化角色與所具備的實際影響力而言,中國傳統文化始終是澳門社會的主流文化,發揮實際功效、推動澳門文化事業向前發展的也始終是本地華人和華僑華眷團體。由於數百年來或隱或顯、程度不均地存在著外來文化,澳門整體文化格局顯得豐富而多元。這些內蘊特色與優勢,為大灣區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無論從城市精神氣質還是文化內蘊底色抑或中西交通和區位優勢乃至國際影響和制度優勢等方面考察,澳門都是最具資格也最適合肩起建設文化交流合作基地的使命。

  2016年,澳門特區正式頒佈實施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規劃兼顧了澳門短、中長期發展需要,把落實與國家“十三五”規劃對接、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融入區域合作等內容單列成章。規劃與“一帶一路”建設、“大灣區合作框架協議”形成有機結合,有望培育出國際合作新優勢,勢必進一步發揮澳門制度優勢和文化優勢,使澳門在對外開放特別是在促進內地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回歸20年來,澳門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和諧、民眾安居樂業,譜寫了“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篇章。今天,澳門民主政制有序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逐步落實,展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20年發展經驗證明,“一國兩制”制度是正確的、成功的。“一國兩制”為澳門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優勢和保障。融入祖國發展大勢,善用“一國兩制”優勢,扎實推動澳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是特區政府與民間的共識。

  未來,寄望新一屆政府提升公共治理水平,善用公帑,強化官員問責制度。要把民生工作如住房問題等作為施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善用8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優先規劃興建居民住房,徹底解決高房價問題,幫助民眾早日實現安居夢想。

  要繼續加強青少年國情教育和愛國教育、提升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和國家榮譽感,培養更多愛國愛澳的專業人才,把新一輪“一國兩制”實踐不斷推向更高實效、更高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