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陰魂不散的“李登輝路線”

http://www.CRNTT.com   2020-01-26 00:02:56  


 
  第三,在兩岸定位上,蔡英文的主張和策略完全師從李登輝,本質上是“以時間換空間”、“以論述彈性掩護戰略定力”的漸進台獨路線。李登輝任內高喊“統一”、起草“國統綱領”、對外宣示“中國人認同”,但他內心卻是極度排斥統一、敵視大陸、鄙視中華文化的。李登輝之所以違心擁護統一,一來是黨內權鬥需要,二來則是為經濟“戒急用忍”與文化“去中國化”贏得時間。同理,蔡英文過去公開稱“我是中國人”、上任後高舉民進黨避之不及的“中華民國”招牌、拋出“中華民國台灣”概念、口口聲聲稱捍衛“中華民國主權”,但她內心是極度排斥“中華民國”和中國人身份的。蔡英文之所以違心提“中華民國”,一來是吸引中間選民、裂解藍營論述的現實需要,二來是向美方展現“維持現狀”形象、拖住大陸,為島內“台獨”認同的世代性逆轉贏得時間。

  第四,在政黨競爭上,蔡英文和李登輝都主動塑造出“中間路線”,將其它競爭對手邊緣化、極端化,迫使其它政黨自我改造或解散重組。1996年首次“總統”大選,李連配打出“反統保台”牌大勝,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利用台海緊張局勢販賣“芒果乾”。這和24年後蔡英文拿下817萬票的致勝手段如出一轍。這個相似絕非偶然。一方面,李登輝、蔡英文都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干預選舉,以煽動兩岸敵意和恐陸情緒謀取政治私利;另一方面,通過輿論操作和政治話術,李蔡均虛構出一個“中間地帶”,再將自己對號入座宣稱“代表主流民意”。以2020選舉為例,蔡英文自詡“中間”後,扣上國民黨“紅統派”帽子迫使其選後走上自我否定的邪路,民眾黨順勢被擠到“小藍”為今後對付柯文哲埋下伏筆,而台灣基進則替民進黨守住“獨派”,直接導致老獨派“一邊一國黨”和“喜樂島聯盟”泡沫化。因此,選後有人用極獨政黨得票率引申出“極獨泡沫化”的論斷,是明顯的偷換概念,而這一論述恰好反映出蔡英文的政治邏輯。
 
  第五,在培養接班人上,正如李登輝暗助“台灣之子”陳水扁勝選,蔡英文亦不排除從民進黨以外尋覓與扶植接班人。四年過得很快,蔡英文“接班人”問題將提上議程。各方認為,賴清德、鄭文燦、林右昌都是有力人選。然而,以民進黨政治生態來看,上述人選都具有鮮明派系色彩,而“英系”麾下除陳其邁等少數人外,很難有服眾人選,再加上民進黨已執政兩屆,從選民心態分析,四年後勝選並不容易。因此,參照李登輝暗助陳水扁的歷史,蔡英文會不會同樣以暗助的方式扶植諸如柯文哲、黃國昌等人接班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