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張榮恭語中評:對抗大陸 台灣受害

http://www.CRNTT.com   2020-02-10 00:01:55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2月10日電(記者 倪鴻祥)滯留武漢的247台胞2月3日搭春節加班機返台引發議論,未來兩岸關係受到關注。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疫情中的兩岸關係,只是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的部分反映。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還不斷拉高姿態,未來兩岸關係應是“復談悲觀,對抗加劇,台灣受害”,同時,台灣還應避免成為中美對抗的輸家。

  張榮恭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總會過去,真正的問題應該是蔡英文連任之後的兩岸關係會是如何?

  他指出,蔡英文連任後第二天1月12日,立刻就對兩岸關係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個字的期許。1月15日她接受BBC的採訪,指出大陸要面對現實,意思應指她已經高票連任了,大陸應以她作為談判對手。此前選舉辯論時她也曾說,兩岸終究要打交道,所以化解兩岸關係是有機會的。1月20日媒體問到“蔡習會”的時候,她曾說任何形式的互動都可以考慮。可見蔡英文身為執政者,當然希望能夠恢復兩岸對話。

  似乎蔡英文一直處在一種誤判當中,這個誤判從2014年九合一選舉之前,她就曾說過民進黨九合一勝選,大陸就會“朝著民進黨靠過來”、大陸自己會調整。可是那一年民進黨勝選,大陸並沒有改變立場。2016年蔡英文當選,大陸也沒有朝著民進黨靠過來,這次蔡英文連任,還是有這種期待,但事實恐怕無法如願。

  張榮恭說,過去陳水扁執政八年,也曾說過要邀請大陸的領導人到金門喝茶,但大陸沒有正面回應,反而針對“台獨”動向制定了“反分裂國家法”。當時台海的形勢非常嚴峻,走向危機,所以並不是大陸必然會以台灣的執政者作為談判的對手,或者說這位執政者連任了,大陸就必須要承認這個現實。

  張榮恭向中評社分析,比較特殊的例子是李登輝的情況。1995年因為李訪問美國,兩岸協商中斷,1996年他連任後,兩岸復談,但那不是因為李登輝連任兩岸就一定會復談,而是他當時做了很大的努力。

  張榮恭進一步分析,具體例子就是李登輝在1996年第一次民選“總統”、他的連任就職演說裡,十二次以中國人自居,五次提到中華民族,兩次談到中華文化。至於所謂“台獨”,李在演說中強調這沒必要、不可行,他演說的結語是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必將完成和平統一的歷史大業。

  張榮恭表示,因為有這些政治表態,加上兩岸當時有權威的管道私下溝通,因此促成了李登輝委請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1998年訪問大陸。因此,並非大陸必然會以台灣的執政者作為談判對手,終究還是要看台灣執政者如何在兩岸關係上做論述。

  他指出,李登輝當時所講的話都沒有違背“憲法”,後來是李自己提"兩國論"走上岔路,違背“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才起了變化。同樣的,陳水扁也曾說過"一個中國要從‘憲法’裡面找答案",但是他沒有去找。可見從“中華民國憲法”去找兩岸良性互動的政治基礎,是非常關鍵的,"九二共識”也是因此而產生的。

  他強調,大陸對台政策非常一致,就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但是蔡英文顯然不會接受,還拉高姿態,在接受BBC採訪時,提到隨時都有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並且認為大陸如果要採取軍事手段的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然而,大陸軍方高層在與美國對話時,一再表明"不惜一切代價"遏制“台獨”。這種形勢下,兩岸關係的前景難免是“復談悲觀,對抗加劇,台灣受害”。

  他說,台灣受害將會包括國際空間。台灣的“邦交國”在過去三年斷了七個,未來能不能再維持現在的十五個,是令人疑慮的,邦交國繼續減少的話,所謂護主權就會越來越虛了;至於世界衛生大會(WHA)、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出席,從馬英九時期到蔡英文手上,都得而復失,現在還是都看不到希望。

  張榮恭告訴中評社,同樣嚴重的是區域經濟整合的問題。以十一個國家為成員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已經在2018年完成簽署了,到現在有多數成員國都完成了國內的立法程序;另一個以十五個國家為成員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預定今年的11月要完成簽署,而台灣是以外貿為主導的經濟體,這兩大自由貿易區域都不能加入的話,所面臨的經濟挑戰就相當嚴重,這就是兩岸關係不能夠有效處理、尤其是升高對抗,台灣所面臨的困境會加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