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民間交流應創新深化

http://www.CRNTT.com   2020-12-19 00:03:05  


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社會融合和心靈契合的主要途徑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暨華中師範大學台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濱、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研究生許貝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專文《新形勢下兩岸互動的困境與民間交流作用芻議》。作者認為,民間交流是促進兩岸社會融合和心靈契合的主要途徑,既要堅決反對人為限縮兩岸交流合作,也不能帶有急功近利的心態為了交流而交流,而應秉持細水長流、循序漸進的策略加以推進。基於此,有必要進一步深化和創新兩岸民間交流模式,培育兩岸關係發展的新機遇,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和力量的作用,鼓勵兩岸民間共同機構的設立,針對共同的問題、議題開展民間合作與協同,於微觀處培養和擴大共同利益的基礎,促進兩岸民間利益共同體的形成。文章內容如下:

  近年來,台海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兩岸關係緊張動盪,彼此互動日漸趨於負向性。在此背景下,兩岸民間交流深受影響,新冠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不僅進一步阻礙了民間交流的開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兩岸民眾間的對抗性。為此,在兩岸互動的新形勢之下,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顯得尤為突出,如何繼續有效開展和推進兩岸民間交流,使之在兩岸民眾間發揮“釋疑增信”作用,其意義也不言而喻。

  一、新形勢下兩岸互動的現狀及其特徵

  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執政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不僅在大陸政策上停滯、倒退,以至於兩岸政治互信喪失,而且更藉助中美戰略競爭加劇和2020年大選之機,一方面形塑台灣利益和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面積極修法限制兩岸交流互動。在政治上,積極尋求“兩岸‘主權分裂’與對立”,形成“兩國論”包裝下的“一邊一國”;在經濟上,意圖推動台灣企業脫離中國大陸市場和產業鏈,積極謀取“新南向”;在文化和意識形態上,不斷強化“台灣認知主體化和‘國家’化”和意識形態的“民主化與自由化”,突顯兩岸價值觀念認知上差異的根本性;在國際上,積極呼應美國對華遏制,企圖藉助國際反華勢力對抗大陸,甚至呼籲形成反華國際聯盟。在這種情勢下,兩岸的互動呈現出如下幾個特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