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 
中評深度:王棟談拜登政府對華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21-08-20 00:02:46  


 
  三是,人文交流對中美關係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初中美關係破冰,其實就是從中美乒乓球運動員之間的人文交流開始的。“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只有民眾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才有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往。最新的“晨間咨詢”(Morning  Consult)民調數據顯示,美國的民眾對華的負面態度上升至74%;蓋洛普民調也顯示,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夥伴。很多美國政治人物趁機跳出來試圖用這些數據論證“美國對華強硬是對的,同中國搞全面的戰略競爭是有道理的”。我認為,這種推論是倒因為果,方法論上存在嚴重謬誤。因為美國的民意其實受到整個精英階層包括媒體在內的敘事的影響,也是被精英對華敘事所塑造的。理由很簡單,僅僅4年前,2017年4月美國當時的皮尤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中國和中美關係的看法,正面和負面基本上是五五開。民主黨支持者中,近50%(49%)對中國和中美關係持正面看法,而18歲到29歲的美國年輕人中超過半數(51%)對中國和中美關係是持正面看法的。為什麼短短4年時間,美國民眾認知就發生了如此大的轉變?這是因為,美國的精英對中國的認知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了,從改變中國的希望落空到開始將中國看成對美國霸權最大的挑戰和威脅,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精英、媒體對華敘事不斷趨向極端化和妖魔化,勢必裹挾、影響民眾對華認知。顯而易見,美國精英對於美國現在對華民意的負面趨勢要負更大的責任。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要進一步發揮和借鑒當時“乒乓外交”的精神,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我們有非常多的素材,也有充分的自信,可以把這方面工作做好。我們要以人文交流、民間外交作為突破口,要有戰略上的定力和耐力,持之以恒,細水長流。越是當前中美關係遇到困難,越是少數反華派、強硬派破壞中美關係,越是美西方在國際上對華圍堵,我們越是要堅持推動人文交流,不斷地眼睛向下、重心下沉,做好青年特別是Z世代的工作。最近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和德國智庫貝塔斯曼基金會聯合發布的“跨大西洋趨勢”大型民調顯示,就全球來看,歐美西方年輕人對中國和中國全球影響力的看法普遍更為正面,更傾向不支持對華採取強硬政策。譬如,55歲以上的美國人中對中國影響力持負面看法的達83%,而18-24歲美國年輕人中這一數字只有39%。特別是相比2020年,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美國人從20%上升到了31%;而在18-24歲和35-44歲的美國人中,對中國持正面看法的相比2020年則分別上升了15%和27%。事實上,該民調在其報告中也承認歐美青年對華相對更加積極正面的認知有可能顯示跨大西洋地區對華民意認知未來的“長期變化趨勢”。可見,歐美年輕人相對更少意識形態包袱和偏見,更有可能接受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因此,在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們要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推動中美關係回到長期健康穩定的軌道上來,人文交流是一個重要抓手。

  中評社:您剛剛一直在談人文交流,現在因為中美關係遇冷,加上全球疫情還在蔓延,您怎麼看現在人文交流的現狀?

  王棟:新冠疫情客觀上使得人文交流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但事實上現在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包括智庫對話、青年學者的對話交流合作等,不僅沒有中斷,而且還在不斷地推進。

  今年是“乒乓外交”50周年,北大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和環球時報、美國卡特中心共同舉辦了“中美青年學者論壇五周年紀念活動”,邀請了歷屆參與論壇的優秀青年學者與會,共同探討如何推動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美國前總統卡特還專門為此次活動發來寄語,鼓勵中美青年更多地相互交流、增進了解、信任和友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