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評論》第292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2-04-01 00:06:10  


 
  本期“智庫觀察”欄目刊發了《制定<中國反海外腐敗法>是當前的急務》一文。該文作者李理(中國歷史研究院近現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表示,由於美國在全世界丟了“民主”的盾牌,目前已經將“反腐”作為新的武器。這一武器涉及經濟、法律及全球貿易鏈等多個領域,比單純意識形態的“民主”更具有殺傷力。因此,制定中國的《反海外腐敗法》是重中之重。這樣不僅可以完善法治填補空白,提高中國在國際經濟領域中的形象,更可以以此為契機整頓國內市場秩序,還可以對中國企業和個人及其境外分支機構、離岸公司等,進行及時有效的法律監管,從而保護中國經濟的安全。

  本期“智庫分析”欄目刊發了《“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所謂“法理依據”站不住腳》一文。該文作者張西特(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表示,自《開羅宣言》發表以來,台灣的法理地位一直都得到確定且未曾改變,即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部分“台獨”分子為了達成其政治目的,不惜扭曲歷史與國際法,在美國與日本的配合下,捏造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作為“法理台獨”的根基之一。至於該論述的依據,可以被概括為“三否認,兩高舉”,即否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聯大第2758號決議這三份確立台灣法理地位的有效文件,以及高舉《舊金山和約》與《台北和約》這兩份不具備法律效力的材料。通過分析不難發現,無論是“否認”還是“高舉”,在法理上都毫無立足之地,“台灣地位未定論”無非是“台獨”分子的一廂情願。 

  本期“智庫透視”欄目刊發了《蔡英文時期美國對台“公共外交”的機制研究》一文。作者沈惠平(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博士)、曾楊雪(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碩士研究生)表示,雖然美國與台灣地區之間不存在“外交關係”,但由於台灣地區在美國外交戰略中的特殊地位,美國將其視為實施“公共外交”的重要區域。蔡英文上台後,恰逢中美關係發生重大變化, 美國政府將中國大陸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並且將台灣明確納入美國遏制中國大陸的“印太戰略”中,美國對台“公共外交”也因此出現了相應的調整與改變。該文聚焦於蔡英文時期美國對台“公共外交”的三種機制研究:一是美國對台政策宣示機制,二是美國對台信息傳播機制,三是美台教育文化交流機制。

  本期“智庫論衡”欄目刊發了《新冠疫情下美國霸權吸引力式微:原因、影響、對策》一文。該文作者鄭保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表示,隨著本世紀初以來美國霸權盛極而衰,其不斷下降的吸引力終於式微於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下。美國霸權吸引力式微的原因是美國以反恐反擴散為名實施“新帝國”戰略、釀製並轉嫁華爾街金融危機和逆全球化潮流而動的特朗普主義及其影響下美國抗疫失敗。美國霸權吸引力式微是當今世界大變局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具有廣泛的國際消極影響,對中國崛起構成嚴峻挑戰。在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頂層設計中,必須以底線思維和辯證思維構建以鬥爭為主以合作為輔的對美新戰略,既抓緊為全面衝突做好準備,又要以“太極”對“拳擊”,極力避免中美對撞,盡力推遲攤牌。以中華大智慧應對中美關係大變局,有助於避免中美關係大災難,有助於維護世界和平,有利於中國最終實現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