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月刊:兩岸融合發展挑戰與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24-02-15 00:02:10  


 

  (三)建立包容吸納的協商機制

  雖然《意見》充分展示了大陸在兩岸關係中的主導權與主動權,但是在落實融合發展的具體工作中依然需要充分瞭解台胞的訴求並依靠台胞的力量。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以下簡稱“台協會”)是大陸台胞相互連接與溝通的主要組織。然而,隨著台資企業在全球布局的調整以及在當地經濟地位的下降,不少地方台協會的“橋梁”與“紐帶”的作用都在日漸式微。同時,對於在大陸的台灣青年來說,台協會對他們也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與台胞建立溝通的過程中,不僅有必要重建台協會的協商功能,更要注重各類協商過程中代表性缺失的問題。

  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政策。從政策制定的層面來看,大陸涉台公共政策體系已日趨完善。在中央政策供給的強力保障之下,未來還需要注意破解政策執行過程中的諸多挑戰。這些挑戰不僅產生於國際宏觀政治經濟形勢,也同大陸內部制度體系的諸多特徵緊密相關。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創設新的平台,建立新的機制,更要提供充足的物質與人員保障。結合筆者研究團隊近年來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部分二手資料,本文為落實《意見》提出了諸多尚不成熟的看法,未來亟待更深、更細、並且放眼長遠的研究。“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相信沒有什麼可以阻擋祖國統一的腳步。

                       註釋:

  ①鄭振清:涉台公共政策體系與兩岸融合發展——新時代推進國家統一的動力機制,《兩岸關係》,2021年第4期,9-11頁。

  ②唐樺、唐揚、陳超:常住大陸台胞社會融入的區域差異研究——基於長三角、珠三角、福建地區的比較分析,《閩台關係研究》,2020年第2期,70-83頁;陳超、唐樺、唐揚:地方政府競爭壓力、行業同質性與商會的政策參與空間:基於昆山與廈門的比較分析,《公共行政評論》,2021年第4期,64-82;陳超、張遂新、王瀚:社會關係種類、社會關係能力與社會融入——基於在陸台青調查數據的研究,《閩台關係研究》,2021年第2期,75-89。

  ③陳超、蒙克:全球化的時機與福利供給——基於中國東莞與昆山的比較分析,《開放時代》,2022年第6期,165-182頁。

  ④Chen, Ling. 2014. “Varieties of Global Capital and the Paradox of Local Upgrading in China.” Politics & Society 42 (2): 223-252.

  ⑤陳超、蔡一村、張遂新:實用主義的過客——台灣青年在陸社會融入的指標建構與現狀評估,《台灣研究集刊》,2018年第1期,15-25;王瀚、張遂新、陳超:“好評”會帶來“好感”嗎?基於台灣青年的實證研究,《台灣研究集刊》,2018年第4期,20-3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