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凸顯“理性”預期的重要性 | |
http://www.CRNTT.com 2008-10-18 17:42:24 |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訊/《紅網》今天登載作者馬小龍的評論文章,他認爲金融危機凸顯“理性”預期的重要性。
與全球股市一路狂跌情形截然不同,美國救市方案的額度可謂扶搖直上,從7000億美元上升至8500億,前者未及塵埃落定,甚囂塵上的言論中又緊接拋出10000億美元的援救預算。然而究竟多少錢才能真正拯救美國慘淡的股市,美國人自己也說不清楚;崩潰邊緣的金融寡頭們期許越多越好,在動蕩不安時候一個“多”字也就構成了救市計劃的唯一標准。 命懸一綫之際,美國首筆救市款項2500億投向了金融大鰐們。 對於發生變故的美國華爾街而言,禍端為何大約尚未構成眼下討論的重點。因為大家普遍關心的是如何走出這片布滿恐怖氣息的“死亡”之地。直截了當地講就是拿到救命與活命的財政款。政府大量收購受難的金融機構的資產,拋出巨額的貨幣。但暫時獲得了周轉資金和喘息時間的金融結構是否能够安然過關,其實也還是一個未知數。反觀迄今為止所形成的世界範圍內的金融危機,以致大受牽連遭遇不測的經濟領域,種種跡象表明這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金融機構“缺錢”的問題,而是一個原本正常有序的經濟鏈條的全然斷裂。鏈條式的效應發揮出來之後便直接呈現出經濟領域大規模,多環節的統一性癱瘓和失控。 面對經濟各部門個環節統一性的癱瘓和失控,各國政府使出了渾身解數。然而,縱然可以人為地修複斷裂的具體環節使經濟機器正常運作,筆者卻發現,極力避免的本末倒置的現象卻層出不窮。包括美國政府在內的援救者瞄准的似乎只是受災表象中最明顯的地方,而并非將大量的注意力投放在原始故障的事發環節——房貸。 住房者無法按照約定正常支付房貸,那麼與此相關的房貸機構,打包制作金融衍生產品的投資銀行,進而是世界範圍內的債券的投資者,便都不會真正意義上進入正常的軌道。現有的金融機構從政府手裡獲得款項之後,依然需要用以後的利潤來償還,那麼,只要故障源頭即“房貸”的問題沒有解決,“苟延殘喘”的金融機構就將陷入“寅吃卯糧”的局面。 筆者以為,能够造成和出現今天大規模的金融危機,不僅僅是評論千夫所指的“美國消費模式”,而很大程度上緣於過高、過分樂觀地估計經濟的形勢的心理預期。用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固然刺激了經濟,但也虛增了經濟的泡沫,繁華景象背後素來伴隨著的風險便伺機而動一步步凸顯。政府與普通民衆一致認為未來的經濟會很好,能够為今天的花費買得起賬。這是普通民衆與政府一同不可推卸的責任。因而,筆者以為,與其說美國眼下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演變為信貸危機,信任危機,倒不如說危機的始末是“預期”的作用。 預期中的經濟的惡化與實體經濟的惡化相比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當政府的救市行動步步展開時,經濟卻依然遭遇慘淡形勢,必定是公衆的信心受到了大的創傷而不及恢複。 正如上述筆者所言,因為從政府到普通大衆,從房貸機構到投資銀行,從美國華爾街到巴黎、東京以至世界各地,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過分看好未來的經濟,未來負重於現實之上,巨大的壓力最終導致了現實不能承受之重。由樂觀的“預期”釀下禍端,又有過分悲觀的“預期”將現實步步拖累進難以自發的泥潭。 美國金融危機由此所有帶給我們的教訓之一或許就是預期需要理性,不能在過分的樂觀和極度的悲觀兩端之間非此即彼的做跳躍性的選擇,而應當盡最大可能的尋找兩者的平衡點。當經濟形勢一路高歌的時候,無論政府還是普通民衆都要“悲觀”一點,給過分樂觀的現實和頭腦降降溫,力求保持清醒和理智。相反,遭遇猶如眼下悲觀的經濟局面時,大家也應當多些信心和樂觀,以便政府的行動可以真正發揮效果而不是被悲觀的預期或者無所動抵消或減弱。 可是,如何在經濟前景的“預期”中更富成效,仍是當前各個國家和政府,各國民衆普遍困惑的問題。在現實信息不對稱的市場經濟中,缺少信息的一方憑借感性預期往往會失之偏頗。因此,弱勢地位上的普通民衆希望政府可以部分程度上將信息傳遞出來——政府不直接幹預市場,但政府須在監控上力求信息的對稱和平衡,以制度性的規定保障普通民衆的利益。在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普通民衆的理性決策之外,應當存在中間力量,譬如評估機構。 市場機制下可以提供中間力量生存的空間。中間組織的存在更以其公信力,不依附於政府、生產者任何一方,向普通民衆傳遞正確和可供參考的信息。 今日這場全球範圍內肆虐和蔓延的金融危機的“黎明”還有多遠,只有指目以待。可是,緣於信息不對稱下的預期劍走偏鋒再次成為我們的驚醒。 [來源: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