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嘉誠的秘密法寶

http://www.CRNTT.com   2009-03-12 09:26:47  


 
  我們還看到現在李嘉誠的和記黃埔的核心業務有幾個方面,一個是港口,再有一個是地產和酒店,還有零售能源和電訊。李嘉誠這個投資,我以前做過比較深入的調研,他這個投資很有意思的,這麼多業務,他不是簡單多元化投資。我們內地也有很多企業在做多元化,結果呢,全盤失敗。那麼為什麼很多內地企業家做多元化投資不行,而他可以呢?因為他投資的幾個行業之間,都有很強的互補性。 

  什麼叫互補?就是兩個行業,我好你壞,你好我壞,剛好可以抵消掉。比如兩個行業來講的話,其中一個行業,它利潤這麼走勢,有起伏,那第二個行業一定要跟第一個行業的利潤走勢有互補的現象。 

  也就是說,當第一個行業好的時候,第二個行業最好是壞的。當第一個行業壞的時候,第二個行業最好是好的。然後好壞可以相互抵消,而使得最終現金流達到穩定,這是他的最高戰略指導方針。而我們內地很多企業家就不是這個水平,他們沒有做互補,他們很多都是興致所致投資的。要好一起好,要壞一起壞,一碰到壞的時候一起倒閉。我拿李嘉誠的數據做了一個分析,我發現他透過這種行業之間的互補,風險縮小了10倍。 

  在長江中心70層的會議室里,擺放著一尊別人贈予李嘉誠的木制人像。這個中國舊時打扮的賬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為擔心被打碎,李嘉城幹脆將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這一細節從另一側面反映了李嘉誠是一個時刻注意風險的人。 

  李嘉誠說:現金流和公司負債的百分比是他一貫最注重的環節,而控制負債也是李嘉誠的公司在這一次危機中能够規避風險、繼續穩定經營的關鍵。 

  我就以香港四大天王(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郭炳湘)為例, 香港四大天王都是做地產的,這些人和我們內地的企業家的最大不同點是什麼?就是內地企業家沒有經歷過大蕭條,而他們都經歷過。我們的企業家只有個人辛苦的奮鬥歷程,缺乏大蕭條的洗禮,因此他非常地激進,非常地浮躁。我就以一個簡單的數據——上市公司資本負債比例為例(負債除以資本)做個說明,大家就明白了。我們上市公司的資本負債比例平均在100%到300%之間,很高的。香港四大天王和我們內地企業家一樣,他也有個人辛勤奮鬥的歷程,但不同的一點是他們個個都經歷過很多次大蕭條。你看這些經歷過大蕭條的四大天王,他的資本負債比例是多少?20%而已。而且你看香港這些四大天王的體積都很大,很多都是我們上市公司上百倍。而且香港的法制化建設也比較完善,信用體系比較健全。你看,個子又那麼大,法制也好,信用體系也好,負債比例卻這麼低。而且我知道李嘉誠的和記黃埔,這個企業的負債率只有15%,那可是說低中更低了。 

  所以第一,大量的現金儲存;第二,低資本負債比例;第三,互補的行業選擇。這就是曾經經歷過大蕭條的人,他們的心態,他們非常的保守。所以我認為在他們心目當中,一個卓越的企業家,不是說你是不是首富,不是說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是一個最好的風險管理者。只有最好的風險管理者才能够讓你永續長存。 (作者郎咸平,知名經濟學家)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