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44座資源枯竭城市的生死劫

http://www.CRNTT.com   2009-04-23 08:10:35  


 
  阜新的工人們就是在這時被帶到碱巴拉荒的。“那時西邊是農民大棚,東邊這片都是剛蓋好的大棚,塑料布都鋪好了,上邊蓋著草簾子。”每個大棚邊上還有一個十幾平米的小房間,礦工們帶著行李就可以住進來。

  村裡當時正鼓勵農民種香菇,工人們也跟著學種。由於技術員的幫助,第一年家家豐收。按照預計,這個產量能讓大家掙上一兩萬元。

  但是整個區域集中種植一種作物,導致香菇產量劇增。曾承諾以每斤2元保底的收購公司把價格降到了幾角錢。郭軍說,這一年若是把政府貸款1萬多元買的菌株算上,他家就是賠了這1萬多。不少人還搭上了所有的“買斷錢”。

  第二年工人們就匆匆離開了這個小村子。那以後,碱巴拉荒就好像被外界遺忘了。

  讓礦工們有事做

  對於讓工人們去農村,阜新政府的官員有著自己的解釋。

  “阜新在清代是牧區,土地幾乎沒有被開墾過。人均5.6畝耕地,遠高於全國水平。這裡有豐富的農業資源。”阜新市經濟轉型辦公室主任董彥超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回憶說,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首先提出,阜新可以通過發展農業來解決煤礦資源枯竭的問題。隨後,阜新被確定為中國第一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

  2002年2月,李嵐清在阜新調研時,明確提出轉型的“重點是發展現代農業,要解決重點目標是就業再就業問題”。

  “當時我們想盡一切辦法要解決下崗、失業問題。”董彥超回憶說,那時沒有別的奢望,就是要讓礦工們有事做、有錢掙。至於後來發展到農產品加工,是沒有想到的事情。

  在2003年那次有些狼狽的撤退中,只有20多戶工人留了下來,“大多是走不了的”。

  14號棚姓董的工人,原來在阜新氟化工廠上班,2002年揣著5000多元“買斷錢”來到碱巴拉荒,結果都搭了進去。“到年底的時候幾乎一分錢都沒有了,還是老人給了過年錢。”董師傅不是沒想過離開,但他沒有自己的房子,“沒工資收入了,不好意思吃老人的”。

  他和妻子到處借錢開始籌備第二年的菌株錢,“當初家裡也反對過,好好的城裡人到農村幹啥呀。就是沒別的出路了。”這一年他已經36歲,“扛大包都沒人要。”

  郭軍說,他們到這裡就覺得喝水不是滋味,當地農民卻說沒問題。工人們後來把水拿去化驗,發現氟超標,這才明白村裡農民普遍牙黃的原因。

  但是一時沒錢改善,留下的工人們,牙齒也慢慢變得不那麼潔白了。

  從2002年到2004年,阜新礦工下崗最高潮的時候,政府在近郊建立了七八十個與碱巴拉荒類似的農業示範園區。人來人走,總有留下的。現在,這些園區安置了2萬多名下崗失業職工。

  農產品加工解決2.5萬人就業

  董彥超覺得,這些農業示範園就好像“星星之火”。現在阜新有萬頭以上的養豬場11個,5000至1萬頭的23個,幾乎都是當年農業示範園發展而成的。

  最後留下的工人集中到了最適合阜新的農業產品類型:由於缺乏水資源,種植業受到了一定限制,養殖業發展了起來。

  開始政府設計了三種類型:職工自己出資建大棚,政府建設由職工租賃經營,職工到民營的農業企業中打工。時至今日,最後一種類型成為主流。

  “職工個人經營,資本小、承受能力弱,對市場的了解和應變能力不夠。”董彥超總結說,現在農業示範園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的主要辦法,就是吸納他們去規模化的農業企業種菜養豬。

  在這個逐漸集中明確的過程中,很多本來就困難的礦工,付出了自己本不豐厚的資本。

  與郭軍一同到碱巴拉荒的有100多個新邱礦工。他們第二年從這裡撤出後,回到新邱開了養雞場,其中就包括最早帶大家來的新邱露天礦工會副主席。這個養雞場不久因為資金問題陷入困境,但後來頑強地活了下來,並成為一家上海公司的基地。這就是董彥超所說的,發展農產品加工。

  碱巴拉荒也與丹東企業合建了一個總投資500萬元的食用菌加工基地,用來解決本村和周邊地區的食用菌銷售問題。

  這些農產品加工企業,直接解決了2.5萬人的就業。

  還在環境和市政上還賬

  “我們這7年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就業觀念,最大的成果也是讓工人的就業觀念有所改變。”董彥超說,2002年之後,隨著其他大礦的破產,阜新又有大約10萬人下崗失業。“我們每年安置超過5萬人,但是現在仍有10萬人沒有工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