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高考造假事件 重慶能公佈真相嗎

http://www.CRNTT.com   2009-07-06 11:12:35  


高考民族身份造假帶來的不僅僅是分數的不公平
  中評社北京7月6日訊/評論員薛世君在今天的廣州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調查組,你欠公衆一個交代”,文章表示,“…公布真相,是調查組成立的前提條件,調查組有何權力和理由“研究決定”不公布真相?調查組對真相的諱莫如深,究竟是在維護高考公平,還是在縱容徇私舞弊?”

  重慶31名考生民族身份造假事件跌宕起伏,至今,31名考生名單依然“養在深閨人不知”,偶爾的進展,也猶如石頭縫裡摳土一樣艱難。日前,北京大學接到第二例民族造假重慶考生舉報,經查證,這位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考生正是重慶31名民族造假考生之一。可讓人唏噓不已的是,這“第二例”竟然也是經由網友舉報方才得到查證、確認的,而本該公布31造假考生名單的重慶市聯合調查組卻依然對名單諱莫如深。

  此前,由重慶市監察局牽頭,公安局、重慶市民宗委、重慶市教委和重慶市招辦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已“對參與31名違規更改民族成分的單位或個人進行進一步調查”,并“待分清責任後,將嚴肅處理責任人,并公布結果”。但調查之後,重慶市招辦一位負責人卻表示,市招辦將不公布這31名考生的名單,并說:“不對外公布是我們聯合調查組研究決定的。”

  按說,調查真相并公布真相是聯合調查組的天職,他們只能“研究”怎麼調查,“研究”真相是什麼,不該“研究”“對不對外公布”。公布真相,是調查組成立的前提條件,調查組有何權力和理由“研究決定”不公布真相?調查組作為一個中立的、公正的中間機構,受享有知情權的公衆委托,對事件真相負責,目的在於還公衆知情權,如果只調查而不公布結果,無異於是對《信息公開條例》的漠視,也有“懶政”、“瀆職”之嫌。以重慶31名造假考生事件來說,公布一份名單尚且如此推三阻四,更別說去探究和公布名單背後可能潛藏的其他問題。

  或許,聯合調查組是出於某種“顧全大局”的心思,或者受某種背後力量的影響而“研究決定”不公布名單,但是,這種匪夷所思的行為,非但對後來者沒有警示作用,反而會造成一種縱容錯覺。隨後,重慶市有關方面就在公布“2009年普招加分信息名單”後又閃電删除,這一舉動與“拒不公布名單”呼應,為此事增添了幾分詭異色彩,真相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明明已經調查掌握了詳細的名單可以“一窩端”,卻偏偏“研究決定”拒不公布,只靠網友舉報“各個擊破”。事件至今,聯合調查組已至風頭浪尖,究竟是在維護高考公平,還是在縱容徇私舞弊?調查組對真相的諱莫如深,既置公衆知情權於不顧,也把自己置於公衆的質疑之中。對造假考生的調查和處理不僅僅關涉到高考管理和公平招錄,更是對政府公信力的考驗,是對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考驗。

  目前,31名造假考生中經網友舉報而曝光的僅有三人:重慶石柱縣副縣長湯平之女、重慶市高考文科狀元何川洋和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考生田中。但是,其餘28名考生是誰?我們是否仍然要像現在這樣,網友舉報一個,高校查證、拒錄一個,通過網友零星舉報的形式“各個擊破”,而讓本該擔此職責的聯合調查組形同虛設?面對事件真相,面對公衆質疑,聯合調查組沒有推脫遮掩、虛與委蛇的權力和理由,唯有公布造假者名單,還公衆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