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紅歌黃曲憑誰識

http://www.CRNTT.com   2009-12-29 16:52:16  


報道精神病醫院組織患者唱紅歌新聞的問題在於:太過講究“政治掛帥”了,硬要把一項普通的文娛活動拔高
  中評社北京12月29日訊/《華商報》今天刊登資深媒體人士十年砍柴的評論文章“紅歌黃曲憑誰識”,作者認為,“精神病醫院的患者在醫院組織下唱紅歌和小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唱紅歌沒什麼區別。問題出在寫這條新聞的人過於突出意識形態的價值……而說到唱紅歌,我想到了另一條新聞,某地文化管理部門最近在全國推行‘全國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且不說推廣此系統背後是否有經濟利益的企圖,單就何謂“‘低俗’歌曲有時就難界定,而且誰又有權力界定?”文章內容如下:

  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在大事頻發的當下,竟然成了一件廣受關注的新聞,背後的原因很值得深究。

  據四川《資陽日報》報道:“11月26日下午,在四川省資陽城北蓮花山上的市精神病醫院,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歌咏比賽。醫護人員和精神病醫院住院病人同台演唱……但是令人吃驚的是他們的歌聲整齊、嘹亮、悅耳、動聽。他們豪情滿懷,飽含深情,用自己的歌喉歌唱祖國,展示了對黨的忠誠之心,熱愛之情,用動聽的歌聲唱出了市精神病醫院的風采,唱出了對黨的熱愛,對祖國的敬意。”

  然而,由於有了網絡的二次傳播,這個新聞被一次次轉載,成為網友用來揶揄、譏諷的素材了,好端端的主旋律新聞,硬是透出一股黑色幽默的味道。

  精神病醫院組織患者進行歌咏比賽,是一件正經事。讓精神病患者參加文娛活動,特別是參加合唱之類集體活動,對病人心情放鬆、病情舒緩乃至最終回歸社會,是大有裨益的。而根據一般人的生活經驗,無論在學校還是在軍營,或是在廠礦、行政機關,如果要舉行合唱表演,我敢肯定選擇的歌曲90%是傳統革命歌曲,即“紅歌”,這也並非一定是選歌的人刻意追求“政治正確”,實乃多數傳統革命歌曲適合齊唱或合唱。無論是紅軍時代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還是抗日時期的《保衛黃河》,或是解放戰爭時期的 《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新中國成立後的《咱們工人有力量》,等等,多是節奏明快、旋律不複雜,唱起來氣勢雄渾。

  由此可見,精神病醫院的患者在醫院組織下唱紅歌和小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唱紅歌沒什麼區別。問題出在寫這條新聞的人過於突出意識形態的價值——— 用幾十年前的話來說,太講究 “政治掛帥”了,硬要把一項普通的文娛活動拔高。這種做法是多年來官方傳媒從業者酷愛的一種方式,不如此似乎就 “立意不高”了,不如此一個精神病醫院的歌咏比賽這類平常的文娛活動怎麼能夠上市級黨報?

  說到唱紅歌,我想到了另一條新聞,某地文化管理部門最近在全國推行 “全國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在進入該系統的卡拉OK廳里,有人點唱低俗違禁歌曲系統便報警,以此來淨化歌廳環境。且不說推廣此系統背後是否有經濟利益的企圖,單就何謂“低俗”歌曲有時就難界定,而且誰又有權力界定?藝術是否健康,標準很難定,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變化。陝北的原生態民歌信天游,不少是“酸曲”,恐怕在許多大人先生眼里絕對在“低俗”之列。東北民間的“二人轉”也是如此。即使是藝術家創作的歌曲,也很難給出一個剛性的標準。上世紀80年代鄧麗君的歌曲剛剛登陸大陸時,被斥之為“靡靡之音”,什麼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什麼“人生能有幾回醉”,很不健康呀!現在誰又能說它低俗呢?

  即使是一些著名的紅歌,也是脫胎於不那麼紅的民間小調。比如《十送紅軍》,就是根據江西客家民歌《十送情郎》改編的,一開頭就唱:“一送里格情郎,給你嘛二吊錢,那是妹妹的心哪,給你做盤纏。”

  紅歌黃曲憑誰識?這,還真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