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開辟新工業化路徑 擺脫區域失衡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0-03-03 08:59:50  


 
  2008年,湖南布產量為4.4億米,僅占全國總產量的0.6%,位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第十五名,產量最高的山東省布產量131.8億米,為湖南的30.0倍;家用電冰箱產量37.0萬台,占全國總產量0.8%,位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第十三位,產量最高的安徽省(1130.5萬台)為湖南的30.6倍;汽車7.57萬輛,占全國總產量(934.55萬輛)的0.81%;程控交換機7000線,占全國總產量(4584.0萬線)的0.015%,產量最高的廣東省(1967.5萬線)為湖南的2811倍;移動通信手持機6000部,占全國總產量(55964.0萬部)的0.001%,產量最高的北京市(20707.6萬部)為湖南的34513倍……

  文章認為,區域發展失衡不僅隱藏著潛在的經濟安全問題,而且已給中國經濟和社會帶來了眾多顯著負面後果。由於就業機會過度集中於東部沿海、特別是東南沿海,一年一度的春運由此成為中國交通部門的夢魘。整個社會由此付出的福利代價雖然無形,卻更為驚人。由於眾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不得不湧向少數大城市、特大城市尋找合適就業機會,導致這些城市住房問題極為突出,相應也就造成了《蝸居》熱播,《蟻族》暢銷……在這種情況下,採取措施緩解區域發展失衡不僅是解燃眉之急,也是為中國鞏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們已經制定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等發展戰略,近年中西部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已經連續數年高於東部沿海,我們需要持之以恒地落實,以及因應現實不斷充實完善。

  近30年來,在開放經濟體系下,中國沿海地區工業化路徑的基本特點是依靠低成本優勢實行出口導向,在出口中又是外資企業、加工貿易主導。這條傳統工業化路徑取得的成就堪稱卓越,以至於國際上有人聲稱,中國書寫了全球化時代最大的成功故事,國內外均不乏人認為,中美兩國是1990年代以來全球化進程的最大受益者,其他國家都程度不等地邊緣化了。在這個過程中,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不考慮技術、管理和市場意識等輸入的正面影響,僅就1978—2008年間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而言,該項比值最高於1990年達到50.4%;1997年44.4%;1989年44.0%;1987年26.2%;2000年24.1%;2007年19.7%;2006年19.3%,2008年9.2%。 

  文章最後說,儘管我們要努力推動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但先天因素和後危機時代的新形勢決定了中國內地省份已經不可能成功全盤複制沿海傳統工業化路徑。中國要推動本國工業化進程繼續向縱深發展,內地省份要擺脫工業化不足問題的困擾,都需要開辟新的工業化路徑。除環保等已得到較多討論的特點之外,這條新路徑的主要特征如下:更依靠內需發展,依托巨大且快速膨脹的國內市場實現與國際市場的相互促進,在開放環境中取得市場主動權;依靠更可持續的因素構建吸引投資與產業發展的基礎,而不是單純依靠廉價勞動力、土地等要素的所謂“優勢”;從而謀求更高效益,擺脫“貧困化增長”困擾。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