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防經濟大起落 實現經濟結構戰略轉型 | |
http://www.CRNTT.com 2010-04-16 08:03:15 |
如此,在某種程度上,宏觀調控有點騎虎難下。依照宏觀經濟學原理,決策者要關注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內外收支平衡;因此,政府在去年經濟不景氣時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就不能忽視相關政策的負面效應。決定經濟增長的投資、消費和出口這三駕馬車也應保持適度平衡,以免出現投資單引擎拉動增長的非均衡局面;另一方面,經濟最困難時期也正是正視經濟結構問題、培育新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的難得時機。在內需不振,出口面臨全球經濟衰退的前兩年,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不應局限於如何使經濟走出目前困境的策略性選擇,而應在冷靜思考制約經濟復甦條件的基礎上,以制度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推手,加快實施經濟從資本與外需驅動的成本推動階段向技術與消費驅動的內生性規模報酬遞增階段的轉變。而一旦經濟轉好,現有刺激政策理應及時退出,宏觀政策當轉向增加就業、調整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但是,在全球經濟復甦仍有可能出現反覆且國內經濟復甦的內生性不明顯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很難“功成身退”。而格外令人擔憂的是,在具體政策執行過程中,各地、各市場主體不同程度地偏離了中央的政策初衷。例如,一段時間以來,銀行在拼命放貸,部分本來就握有信貸渠道優勢的企業再度成為天量信貸的受益者,而各地對基礎設施投資的偏好導致對民生領域的投入未見明顯增加。而眾多產業資本對樓市和股市的趕集顯然與決策層的要求格格不入。以往不用擔心的債務危機也有可能成為政府面臨的新難題。假如高達16.8萬億元的政府債務繼續滾雪球式擴大,財政的可持續性顯然要大打折扣。正是出於對刺激政策副作用的擔心,部分經濟學家才一再呼籲中國過度的經濟刺激政策應當盡早退出。否則,不僅會在可見的將來出現兩位數通脹率,更有可能引致資產泡沫破滅。 文章最後說,我們冀望,代價沉重的“蹺蹺板”式調控應盡早成為歷史。作為決策者和宏觀調控的操盤手,政府既要關注短期目標的實現,更要避免因受利益集團影響而出現政策結果與初衷的衝突乃至各個部委之間政策的“合成謬誤”。一定要通過系統性的政策設計與有效的執行力來實現經濟結構的戰略轉型,防止中國經濟出現大的起落,以期將經濟增長的下一個周期建立在結構均衡的邏輯起點上。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