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陳志武:我會租房住

http://www.CRNTT.com   2010-05-31 09:15:44  


 
  5 通常,你佩服的人會是你喜歡的類型嗎?你更喜歡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還是相反?

  陳志武:我佩服的和喜歡的是同樣的人。我佩服學者和創業者,比如茅於軾先生、尹明善先生,我既佩服他們,也非常喜歡他們的為人,也喜歡跟他們交往。我喜歡做朋友的既有比我成功得多的,也有不如我成功的,成功不成功不是我交朋友的標准,因為成功的標准是非常主觀、非常個人化的事情。一個人賺的錢可以很多,但這並不必然意味這個人的人格比別人好、更適合交朋友;同樣地,一個人在經濟上不成功,並不意味他就不是一個夠朋友的人。我的朋友裡既有億萬富翁,也有總要借錢過日子的。

  6 您曾說,如果連續很多天,沒有新認識,日子是枯燥的,請談談你最近的“新認識”。

  陳志武:人的生活就是這麼有意思,當你吃不飽的時候,你就每天忙著為了能吃飽,就想:如果那天我能吃飽了、不用為溫飽擔憂了,那我就最幸福了。可是,一旦真的解決了溫飽問題,你又會想:如果能把明天與後天、把子孫後代的溫飽問題都解決好,那我就最幸福了!當然,等那一天真的到來了,你又會要追求新的目標,下一目標也許是成為千萬富翁,然後再是億萬富翁,等等。

  不過,到一定時候,財富也會、物質收入也好,對於你來說,會只是一些數字了,會越來越沒有意義。所以,我就認識很多人、不少朋友,他們真的是財富很高了,但同時覺得生活越來越空虛,沒有讓他們激動的事情了。他們對我很羨慕,雖然我財富不多,可是,我還是對研究那麼著迷,能夠對世界的任何一個方面有新的認識,就會很激動,因新的認知而得到非物質的享受。像耶魯大學,許多老師都是這樣的,為了追求獲得新知的感受,寧可放棄高收入的機會。有人說,正因為這種原因,一流大學裡的教授不應該收入太高,因為他們能從研究新知中得到享受。

  最近的研究中,有兩個課題是我在不斷探討的。第一,人類社會“一夫多妻”制是如何終結的?我知道現代人會覺得這是不需要問的問題,好像本來就是“一夫一妻”。但,事實上,並沒那麼簡單,因為在現代金融市場出現並發展前、在現代政府社保體系建立前,“養子防老”意義下的“子女”是保障一家人未來生老病殘風險需要的工具,那麼,如果只是“一夫一妻”,家里要麼沒有兒子、要麼只有一兩個兒子的概率會很高,那樣的話,一家幾代人未來的許多生活與生存風險會太高。也就是說,通過生小孩來保障未來的社會,必然是家庭家族越多越好,而“一夫多妻”是實現大家庭願望的具體安排之一。在人類歷史上,“一夫多妻”何時開始瓦解?為什麼會瓦解?瓦解之後,靠什麼替代機制彌補“一夫一妻”制下的生存安全損失呢?這一方面跟宗教團體的出現和發展有關,另一方面跟金融市場的再現和深化發展有關,這就是為什麼我的研究最後告訴我:金融市場是通向個人自由、通向人格尊嚴之路。

  只是接下來的第二個問題是,金融市場是何時發展起來?為什麼原來的人類社會沒有能發展金融呢?這涉及到借貸利息、高利貸的問題,因為不只是在各朝代的中國,而且特別是在西方基督教和中東伊斯蘭社會,人們普遍認為:當你把錢放貸出去,你是不可以收利息的,因為金錢只是貨幣,是不能自身生錢的,而如果你做有息放貸、特別是高息放貸,那麼,你就是在剝削、是不勞而獲,你的利息收入是不道德的!對利息的這種意識形態自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柏拉圖、亞裡士多德開始,一直困擾著人類社會,但是,如果有息放貸交易不能合法、合乎道德地做,那麼,金融交易、金融市場就沒法發展,因為如果沒法從金融交易中合法地賺錢,誰會去做這種“不道德”的事呢?—— 這種關於利息的負面意識形態一直到16世紀中葉才結束,因加爾文的新教商業倫理才結束,才為金融市場和現代資本市場的發展開了大門。就這樣,替代“養子防老”人格化保障體系的金融市場才有了自由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研究、認識這些金融市場和家庭結構、社會文化的演變歷史,總能把我的求知興趣從一種高潮推向另一種高潮。真是活到老要學到老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