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大陸專家:馬英九應大格局超越自己

http://www.CRNTT.com   2010-06-05 00:36:48  


 
  其次,兼顧體制機制與政治現實需要,不斷變幻領導角色,因應變局。馬英九最初主張“府院分際”退居幕後,人稱“二線宅男”,後又順應民意跳上一線指揮。馬多循體制透過“國安會”處理大政方針,並設立臨時專業機構加以補強。馬最初在“總統府”委託蕭萬長負責“財經諮詢小組”因應金融危機,後由其本人親自主持“財經月報”,全力拚經濟。“雙英辯”時馬表明親自掛帥“FTA小組”,直接推動,承擔成敗。

  再次,建立多元溝通運作平台,強勢主導決策。執政伊始,馬英九便設立“府院黨”五人小組進行“國政會議”,由正、副“總統”、“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及國民黨主席共同參與,但功能不彰。兼任國民黨主席之前,馬一度堅持“黨政分際”,反對“以黨領政”;後認可“以黨強政”,加強與黨中央、國民黨“立院黨團”溝通。每週二出席“中山會報”,指定五名行政官員為中常委。兼任黨主席後,力圖將黨轉型為選舉機器,中常會功能有所削弱。如今,最具決策功能的是週一馬英九與“行政院長”吳敦義的會面、馬英九與黨秘書長金溥聰的“黨政合體”。

  第四,不斷擴張權力版圖,強化政治影響力。在“溫良恭儉讓”的包裝下,馬有其“一統江山”的強烈企圖。上任以來,馬與連戰、宋楚瑜、王金平、吳伯雄等人關係“相敬如冰”,馬深感芒刺在背,逐步收回權力版圖。先由吳伯雄出任國民黨主席架空連戰,後又逼迫吳“裸退”,馬置先前承諾於不顧兼任黨主席,掌握黨機器,佈局2012年大選,掌握兩岸主導權。1針對王金平在“立法院”內呼風喚雨,馬採恩威並濟策略予以牽制,壓縮王空間。但王至少具有五十萬票的影響力,王陣營深信未來馬、王仍具合作空間。2

  馬英九執政思維具有四個特點:一是選舉導向。前“監察院長”王作榮就曾批評馬“一勝選就擺出競選架勢:吃定泛藍,討好深綠,拉攏淺綠,爭取中間,通吃。”3二是制度導向。馬英九以“法律人”自居,一切尊重體制、規範,循規蹈矩,但在台灣特殊的“雙首長”體制窠臼及藍綠政治口水中,處處碰壁、事事得咎。三是精英導向。馬喜好重用學者教授與技術官僚,但馬團隊的政治敏感度、判斷力與執行力有所欠缺,醞成一波波執政危機。四是權力導向。權力磁場促使馬及其身邊人士盡力排除異己、相互取暖,在欠缺圓融人際藝術的情況下,馬得不到藍軍奧援,常陷孤軍奮戰,獨木難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