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多讀胡適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3:10:01  


 
  別的不說,在費孝通、張之毅先生寫著的《雲南三村》中的玉村,1943年當張先生回訪玉村考察時,他發現玉溪舊有富商基本走向衰敗,說,“我們看過以上玉溪四戶富商之家的衰敗情況後,最深刻印象是像文興祥、馮祥這兩位本人興家的人一經死去,商號即因無人經營而停業。…… 由於本人在世經營商業時,家中兄弟子女等家人,幾乎都是閑散過活,並多有煙、賭等不良嗜好,以致家人中沒有一個成器的,所以本人一死,一家即後繼無人。”為什麼這樣?在不承認個人產權、以集體壓制個人的社會裡,“有富共享”,也當然認定家中“一人成功、大家共享”,結果是縱容懶惰。 

  就像“愛”子女,表面上的邏輯自然是,既然你愛他,你就應該什麼要求都滿足他,否則,在子女需要錢的時候,你有錢也不給,心這麼冷,這能算是愛他嗎?這種一要必給的“愛”,到最後,只會讓子女像玉溪的文興祥、馮祥家兄弟子女一樣,都不成器,實際效果上你給他們的是“害”,而不是“愛”。反倒是,如果在子女長大後,即使他們真的需要錢也不給,哪怕他們要從銀行借錢,也冷酷不給,逼著他們自己擔負起自立的責任,自己成器。由此看,表面上看似不可思議的“冷酷的愛”,反倒是最好的愛。 

  離開1943年的中國,回到今天的現實,看似“愛”而實為“害”的邏輯照樣充斥在價值體系、社會道德、具體政策中。比如,宏觀調控政策。為了抑制房價上漲太多,政府調控政策一是降低房產開發土地供應,讓開發商無地蓋房,二是控制開發商的銀行貸款,使房產商的日子不好過,懲罰他們哄抬房價的行為。從表面上,這種政策當然“好”,是政府“親民”的“愛”。決策層沒想到的是,因怪罪房產商提價進而限制土地和貸款來源,這種停於情緒的政策反應,這種既樸實又便宜的邏輯,不僅在實效上沒有幫老百姓買到房,而且由於從此新房供應下降,房價反漲,越調控越高!-- 相反地,如果政府的政策是不僅增加房產貸款和土地供應,而且也優惠、鼓勵普通老百姓誰都能做房產開發,這樣看似亂套,但實效上,會不會反到把房價壓下、讓老百姓也能買到房呢?因此,對付房產商漲價的辦法反而是放鬆土地供應、改善貸款環境、鼓勵房產商 -- 這種不可思議的政策藥方讓左派青年聽到,不是又要跳起來? 

  時下物價上漲,社會憤怒,政府也很頭痛,所以又要調控。為了控制物價,最樸實、腦力上最懶惰的做法是什麼呢?當然是直接限制物價,同時打擊“投機倒把”、抑制中間商的商業貸款了!因為表面上的確是這些商人在要高價、收高價,所以,對於懶得思辨的人來說,通貨膨脹不是這些“投機倒把”商人的問題,難道還會是其他人的問題?他們沒想到,如果不是“投機倒把分子”的異地運輸、跨時囤積,那麼,很容易出現一些地方的糧食物資多得發爛,另一些地方嚴重短缺、物價飛漲。如果限制物價,那會刺激、鼓勵需求,增加通脹壓力,同時直接影響農民養豬、養牛、種糧的積極性,會減產,使未來物資供應減少,未來的通脹會更嚴重。因此,表面上再次不可思議的是:讓物價漲、鼓勵“投機倒把”是最好的解決通脹辦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