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G20峰會應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0-06-26 08:47:08  


 
  文章稱,曾幾何時,由少數發達國家組成的G7/G8,一度是全球治理議題的實際決定者,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被排擠門外。不過,發達國家也逐漸意識到,若沒有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參與,全球治理難以取得任何有意義的成果。

  G20的重要性無法被G7/G8或G8+5取代,根本原因是,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時代,全球治理所涉及議題,如國際金融體系改革、跨國金融監管協調、環境和減排等牽涉面之廣,遠不是少數幾個國家搞個閉門會議就能拍板的;同時,這些議題還具有複雜性和長期性。因此,發達國家必須充分意識到,新興大國應作為真正的、長期的平等對話夥伴,而不是派對上臨時邀請的客人。

  文章分析,從本次峰會的內容來看,無論是東道主加拿大宣布的4大議題,還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達的4點期望,除強調的優先順序不同外,看上去幾乎如出一轍。但表面趨同之下其實隱藏著巨大的鴻溝: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除了所謂的全球經濟“再調整”之外,加強金融監管是它們最關心的議題。在倫敦和匹茲堡峰會上,作為東道主的美歐將過多精力放在了諸如約束金融機構高管薪酬、監管對衝基金、打擊避稅港等具體而微的方面;而在被視為多倫多峰會預備會議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釜山會議上也同樣如此,圍繞美國提出的是否應在全球範圍內統一徵收銀行稅引發的爭論成了會議的焦點,而歐債危機這一主題反而被衝淡。美歐對金融監管如此強調,一方面固然有從次貸危機中汲取教訓的意味;另一方面,其背後的潛台詞是:當今世界整個國際金融體系大致是好的,只需小修小補,而不應全面大修。

  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顯然不是這樣理解的。在它們看來,對國際金融體系本身進行全面深刻的改革,才是防範金融危機再次爆發的最好監管措施。G20峰會啟動兩年來,儘管發達國家在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強烈要求下,被迫同意對世界銀行、IMF等國際多邊金融機構的配額進行調整,但僅僅是極為有限地削減了自身的配額。這種微調既與新興大國在當今國際經濟格局中的實力不相稱,更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發達國家主導國際金融體系、特別是美國在IMF和國際貨幣體系中一家獨大的局面。可以說,整個國際金融體系依然沒有本質變化——站在美國的立場,繼續控制IMF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推動IMF在匯率監管問題上態度更趨嚴厲,而這樣中國或許就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國際壓力。

  文章指出,世上絕沒有只取不予的好事。發達國家在解決完自己的燃眉之急後,也必須認真考慮新興大國的利益關切。如果雙方對於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性沒有多少交集,那麼在歐債危機緩和之後,G20峰會難免會再次遭遇被邊緣化的危機,而這對於所有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來說,日後也終將付出更大代價。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