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唐駿“受寵”的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0-07-11 07:47:10  


 
新聞鏈接:

秦輝:中國人的誠信是如何失掉的

2006年12月01日13:45 南方報業 作者秦輝

  以誠求信,為善必真 

  2001年高考的作文題是對一則寓言的評論:一個青年帶著七個行囊過河,這七個行囊分別是:健康、美貌、誠信、才華、金錢、榮譽、地位。河中遇險,需要扔掉一個才能求生,於是青年人扔掉了“誠信”。考題問學生對這個青年人的選擇有何看法?

  這個考題頓時激起了社會各界對“誠信”的議論,考試次日,不少傳媒就在“我們還要不要誠信?”之類的標題下發表了紛紜的衆說。的確,這些年來人們痛感誠信缺乏的危機:市場上“假冒偽劣”泛濫,連“防偽產品”也有偽的,不守合同、惡意賴賬、收貨不付款、收款不發貨成為司空見慣,金融詐騙、設局坑人,上市公司包裝作偽,公然“圈錢解困”,傳銷、抬會的欺詐、坑親殺熟,令人發指,甚至近年來引人注目的拐賣婦女兒童問題,據許多調查居然為親友熟人欺騙的占了很大比重,以至於媒體呼籲不要“輕信”親友……一個社會的人際關系之不誠不信到如此地步,實在已是匪夷所思了。 
 
  於是人們借此次高考命題呼籲誠信。有人指出:“誠信是人之為人的基本准則。”有人說:“誠信是成功的秘訣。”還有人引經據典,指出孔子認為寧可去兵去食而不可失信,信與仁義禮智乃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視的倫理。……這些當然都沒有錯。然而問題在於,為什麼人人都知道誠信重要,而現實中誠信卻如此缺乏?為什麼先哲關於去兵去食不可去信的經典,敵不過權色才錢名利皆重於“信”的現實“選擇”?

  現在有種時尚,就是把一切醜惡的東西都歸之於市場經濟下的人心不古、重利輕義。然而別的東西還可以討論,這不誠不信毫無疑問是與市場經濟無關的。衆所周知,做買賣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有信用。自然經濟下封閉的親友熟人小圈子的關系可以靠親情,市場上陌生人之間打交道靠什麼?當然唯有誠信。所以發達市場經濟社會必然是信用至上的社會。道學家也許會說這種社會不仁不義、不禮不智,但決無法說它不講信譽。發達的市場經濟必然是發達的誠信社會,不管什麼“文化”下這都是必然的。 

  因此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我們進入了市場經濟因而變得不誠不信,而在於缺乏誠信我們就進入不了市場經濟。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不誠不信呢?

  其實答案並不複雜,誠信誠信,先有誠,而後有信。誠者真也。為人行事,有對有錯,誰也難說自己是永遠正確的。但真誠卻是為人行事的基礎,沒有起碼的真誠,說出的話連自己都不相信,還能指望別人的信任?做的事連自己都覺得像演戲,還能指望別人當真?

  如果一個社會假話橫行,人人口是心非,事事弄虛作假,那麼即使有真誠人想辦實心事,也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從而發生“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導致虛偽橫行,真誠消隱。我國傳統文化雖然重視誠信,但那時的長期專制的確產生了直言賈禍、真事多磨的弊病。“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無”、“假作真時真亦假”等等感嘆真誠之難的諺語數量既豐,流傳亦久,這樣的狀況不能不對我們的文化產生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