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唐山大地震 我們記住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0-07-23 10:50:42  


 
    反思的誤區:將地震預測定為工作重點

  “唐山地震早有預測”:反思人禍變成對預報的誤解 
 
  如今,我們能從網上輕易查到當時的“中長期預報時間表”。這份時間表最早甚至追溯到1967年10月20日(距唐山地震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要重視對唐山所屬區域的觀測,又談及震前半個月至地震發生9小時前,大量“高危預報”被搜集,最後以唐山被夷為平地而終(據荊楚網2006年7月28日報道)。上世紀90年代後期,唐山大地震“真相”逐漸被披露,也引發了大量關於“地震可被預測”討論。人們普遍相信,唐山大地震的教訓,就是地震可以預報,只是公眾不知情。但在國際地震學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把地震預報作為一個常規的工作來做”才是現實。 
 
  預報機理未有突破,地震局稱曾20多次成功預報 
 
  唐山大地震後不久,國家地震局開始每年統計成功預報地震的次數。2006年,國家地震局公布說,30年來中國曾成功預報20多次,但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陳運泰評價,這些統計並沒什麼意義:“統計的時候,我不能說他亂來,但至少是非常寬鬆的。”與美國放棄地震預報相反,雖然收效甚微,中國地震科學工作者始終沒放棄從震例中找尋規律。學科理論欠缺、地震預報機理缺失,卻是中國地震預報學科始終面臨的難題。通過觀察前兆預測地震,是中國一直以來採用的方式,這種方式讓地震預報學科因此被形容為“跟中醫一樣”。科學院院士、地震科學專家陳運泰向來對前景樂觀,卻也表示“我不覺得現在有什麼地震預測理論。”沒有理論,是中國地震預測學科始終擺脫不掉的尷尬。 
 
  各學科預測地震“一哄而上”,“群測群防”30年後重出江湖 
 
  唐山地震後,地震預測學科以外的各種相關學科的研究員,也都參與到地震預測的研究中,在當時這樣一個前沿而有價值的領域,可謂“群情汹湧”。因“科學性不足”而在1998年《防震減災法》中被拿掉的“群測群防”,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又作為“非主流”預測手段再度被接納。2008年汶川發生的8級地震,地震能否預測、地震之前有無前兆再度廣受質疑,但也並沒改變人們對地震預報的信念。新疆地震局副局長王海濤就曾不無無奈地表示,“我們都很努力,但是並沒有得到上天的回報。”

    未盡的教育:記住唐山,更要反思對地震研究的態度

  預測地震被確認為“官方任務”,探索預測成為唯一出路 
 
  對唐山大地震的反思,地震預報學界可謂首當其衝,畢竟這場地震讓這個學科背負了太多罵名。當時作為地震局負責華北震情的官員的梅世蓉回憶道,“從事地震預報的人員還要活下去,要探索出一條路。”這條出路就是確認地震可被預測。地震後20年出版20萬字的長篇調查《唐山警世錄》的作家張慶洲,也對地震預報熱烈支持,他雖然承認“地震預報是尚未解決的世界難題”,卻又稱“成功是探索中的成功,失敗也是探索中的失敗”。唐山大地震後,為了日後開展工作、結局地震是否能預測的爭議,國家地震局開始總結以往的地震,從60個震例中記錄了921條前兆異常,最後經研究認定:地震是有前兆的,預報有意義。這一前提,讓地震預報被確認為一項“官方任務”,儘管技術是否過關其實還是未知之數。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主任、中科院院士馬宗晉後來在接受採訪時稱,“很多國家政府不直接負責預報問題”;“但是(我國)政府現在還是很努力做這件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