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日經濟合作找到新基點

http://www.CRNTT.com   2010-08-31 08:38:17  


8月28日,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日本外相岡田克也共同主持第三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新華社記者張鐸攝
  中評社北京8月31日訊/共同的需求產生共同的願望,共同的願望導致一致的行動。28日舉行的第三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向外界傳達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在中國需要產業升級、日本需要擴大外部市場的大背景下,中日經濟合作有了新的共同點,雙方的互利發展可能進入一個新階段。

  經濟導報發表評論員蘭恒敏文章稱,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向來以利益為基礎。對中國來說,核心的利益是適應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壓縮消耗型產業的發展,加快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所以,本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時,中國要求日本擴大對中國的技術轉讓,同時回應了日本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關切。對“貿易立國”的日本來說,保證廉價的原料供應和足夠廣闊的外部市場是其核心利益。所以,日本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表現出極大的關切,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互惠互利的大格局下,還有一個“雙方關係誰更具有主導性”的問題。現在的主導權更偏向於中國,而不是日本。這從中日兩國關於推進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同設想上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中國提議“東盟10+3(中、韓、日)”的13國構想,而日本提議“東盟10+6(日、韓、中、印、澳、新)”的16國構想。中國手里有足夠多的好牌———廉價的勞動力、廣闊的市場、產業結構升級所催生的新的發展動力等,表現更加自信,不擔心在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中被矮化、被主導,所以主張成員“少而精”;日本則由於原料和市場受制於外部,再加上國內人口老化、發展潛力不足,擔心自己在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中被中國“壓一頭”,所以要拉上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以牽制中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