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住房保障不應縮水

http://www.CRNTT.com   2010-10-04 08:26:30  


  中評社北京10月4日訊/近日,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通知,通知在重申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於住房用地供應總量70%的同時,要求結合各地實際,選擇地塊,探索以劃撥和出讓方式加大公共租賃住房供地建房、逐步與廉租住房並軌。

  新京報發表學者馬光遠文章表示,中國目前的住房保障,一方面是保障房類別繁多,公共租賃房、兩限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構成了一個照顧不同收入群體、惠及不同人群的多元化的保障體系。但另一方面,由於監管、建設等問題,每一個類別的保障性住房不僅供應奇缺,而且在分配上存在很多漏洞,問題多多,而每年的建設進度更是不盡如人意,使得大量需要保障的民眾享受不到住房保障。

  在今年六月,住建部等七部委發布《關於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之後,各地掀起了建設公共租賃房的熱潮,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公共租賃房從一開始就面臨很多監管的難題。單就供應對象而言,有些地方限制戶籍,有些地方不限制戶籍,有些地方需要收入標準,有些地方不需要,從而使得公共租賃的監管更難。而北京更是規定,已經獲得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輪換資格的,都有資格獲得公共租賃房,從而使得供應對象更加混亂;確保分配公平的監管更加困難。

  文章認為,公共租賃房和廉租房都屬於保障性住房,供應對象都是中低收入住房困難階層。對於這一階層再進行細分,其實沒有必要。因此,這次國土部和住建部提出逐步合併公共租賃房和廉租房,不僅合理,而且可行。中國需要一個多元化的為各種收入結構的人群提供居住的住房保障體系,但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浪費本來很稀缺的資源搞各種沒有意義的嘗試。在核定收入本來難度較大、監管資源供應不足和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人為地對保障性住房的供應類別進行細分只會增加尋租的空間和資源的浪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