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費孝通與中國文化自覺

http://www.CRNTT.com   2010-11-02 13:31:38  


 
  費孝通並沒有規定我們的追求。但費孝通至少可以提醒我們不能輕狂起來,試圖構建一個純理性的世界,期望一個完全正義的世界。費孝通講新孔子不是追求思想的獨尊,一統天下,而只是期望“在爭論中篩洗出和在一個過程中形成人類能共同接受的認識”。費孝通當然希望在新一代中國人中“出現幾個懂得當‘孔子’的人。”但請注意,只是懂得“當”孔子,而並非成為本質意義上的孔子;“當”只是一種職業分工,只是履行一種社會功能;而不是因為“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不是因為文化必然一統或真理必定趨同,而僅僅是為了回應全球化時代人類和平共處的心態這樣一個問題。

  因此,強調文化自覺的費孝通從沒有說過諸如“21世紀屬於儒家文化”這類話,他既不認為未來將由中國文化主導,也從來沒有認為甚或希望中國文化本身的優點會帶來中國的復興,而只是在世界性的共識形成中“中國人應當有一份”。他一生只是強調富民,不奢談狹義的文化,他的研究進路,以及他的晚年提出的心態研究,都表明他始終都是一個文化的功能主義者,一個文化建構主義者,一個文化的反本質主義者。他似乎認為,只有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長期富裕和強盛,人民的安居樂業,才真正強有力地表達其文化,產生長遠和擴展的影響力,而不是相反。在學術上也是如此,某種現象,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文化表達都不可能僅僅因其“獨一無二”或“源遠流長”就自然能或應當在世界獲得一席之地。學者必須通過至少是具有某種程度普遍性並且是有競爭力的表達才有學術意義,才能進入人類的知識庫房。

  如果分析到這一點,在一個非常狹窄的意義上,甚至可以說費孝通是一個虛無主義者,因為他的文化觀太功能主義了,也太實用主義了。但這不就是歷史背景關照下當年的孔子嗎?一個“六合之外,存而不論”、不僅自己“知其不可而為之”而且認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孔子!但從廣義的文化層面、從功能主義角度看,這種虛無主義恰恰反映了一種對於社會對於人類的深厚責任感,一種更高的現實主義和務實主義。在這種視野中,從長遠看來,人類沒有最終目的或無法察知那個最終目的並強使一致認同。所有的文化最終都要適應人的生存,無論文化的發生、消長和存亡,都契合著而且必須契合著群體的人類生存。(來源: 人民政協報 2010-11-01)
 
  費孝通(1910.11.2~2005.4.24),漢族,江蘇吳江人。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 

  朱蘇力:中國法學家,北京大學法學院原院長。著有《法治及其本土資源》、《閱讀秩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波斯納及其他——譯書之後》等;譯有《法律的運作行為》、《法理學問題》、《憲政與分權》、《美國憲法在海外》等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