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民調提名辦法能否實現民進黨翻身之夢?

http://www.CRNTT.com   2010-12-29 08:46:36  


 
  但隨著黨內派系的壯大,各黨派出於自身的利益考量,對推薦制度有不同意見,並以“民主”、“進步”為由,提出以黨員直接投票方式進行初選,由黨員來決定誰代表黨出戰。但民進黨建黨以來,其黨員人數最高峰時也只有四十萬之,而選舉得票卻常高達三、四百萬票以上。黨員與支持者差距過大,就很容易產生“黨意”與“民意”的差距;機械的由黨員直接投票初選,而不做適當的調整配套制度,難免產生“黨意”與“民意”的落差。何況,民進黨內有一些擅於玩弄權謀術數、精於合縱連橫的政客,逆向操作,利用此制度來壟斷“黨意”、扭曲民意。他們使用各種手段,從社會上拉人頭入黨,代為登記入黨,代為繳交每年一千元的黨費,甚至代為保管黨證,從而產生了“人頭黨員”的問題,

  為了糾正此弊端,民進黨提出了黨員投票和幹部鑑定各佔一半的方式。接著又參考美國的政黨提名制度,全民投票決定提名人,以圖縮短“黨意”和“民意”的差距,而且也可有著全民投票產生候選人,提早為候選人造勢,營造氣氛。幹部鑑定是民進黨內派系政治生態的產物,黨內各派系之間往往為了爭奪和瓜分黨內提名權,在幹部評黨過程中相互換票,這使得黨內小派系和沒有派系屬性的政治人物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進入二十一世紀,民進黨的黨內初選演變為兩部分初選制度。第一階段為黨員投票,第二階段為民調。民意調查佔百分之七十,黨員投票佔百分之三十。但在上屆“立委”初選中卻搞了個“排藍民調”,將主張緩和兩岸關係的“新潮流系”等打成“十一寇”,除李文忠外全部落選,更加劇民進黨在“立委”、“總統”選舉中的敗象。

  現在民進黨計劃採用“全民調”,可能是兩層意思。其一,是提名人全由民調產生,排除傳統的黨員投票、幹部推薦等形式;其二是單純民調,不再搞“排藍”之類。當年深受“排藍民調”之苦的“新潮流系”,是極力主張全民調的;謝長廷曾經反對“公民調”,但可能是後來他權衡形勢,察覺到自己再戰“二零一二”的機會不大,但在蔡英文出戰“總統”選戰時,自己以第一高票中常委的優勢,擔任代理黨主席的機會較高。而“謝系”子弟兵尤其是蘇嘉全在這次“五都”選舉中表現不錯,蘇嘉全現又擔任秘書長,故全民調對自己派系有利,故而據說“謝系”已經表態,支持全民調”

  反對全民調的,主要是仍在幻想推出人選爭戰“總統”的“公媽派”,尤其是呂秀蓮。不過“公媽派”和呂秀蓮在黨代會上的實力較弱,可能難敵大多的派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