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英九接受《華盛頓郵報》專訪的三個第一

http://www.CRNTT.com   2011-02-19 08:57:07  


 
  其實,不要說馬英九的中文水平可能還未到臻化地步,就是作為領袖,也應有自己的民族尊嚴,應答堅持使用自己的母語應答,而不應使用外國語言,即使這種外國語言是國際上通行的語言。--其實,以全球人口看,說華語的人口比說英語的人口還要多得多。因此,他的這個“第一”頗具意義。如果他能將這種實事求是及謙虛的態度作風擴延至其政務工作上的話,相信日後有的政務操作就能較為全面、客觀,而不是“以我為主”了。這對於他在這個專訪中首次證實的他將於二零一二年爭取連任,更為有利。

  實際上,馬英九過程極少甚至是不提“爭取連任”。這除了是他就職後,偏遇國際金融風暴,台灣經濟金融受到重大衝擊,再加上種種主客觀原因,使到他的民意支持度持續下跌,甚至跌到只有二十多個百分點。在此情況下,他又怎能將“爭取連任”說得出口?何況,在時機尚未成熟之時,公開說出“爭取連任”將會帶來極大的壓力,他的最近一次接受外媒專訪發生的失誤,就是與“連任”有關,被美聯社刊出“馬英九第二任是啟動兩岸政治對話的時機”,從而引起軒然大波。但在發生類似的失誤後,又不敢再接觸“爭取連任”的話題,大有矯枉過正之態。

  而在“ECFA”簽署後,台灣經濟普遍向好,好到也像大陸一樣出現了“用工荒”現象,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也隨之持續高升。不但是施政滿意度過半,而且民意支持度也首度超越蔡英文。因此,他開始有信心談論“爭取連任”的問題了。但是,仍是小心翼翼。當《華盛頓郵報》記者詢問他明年(二零一二年)是否將競選連任?他回答說,四年前競選時,政見其實都是八年的,跟他當初競選台北市長一樣,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實踐政見。這句話有兩個重點:其一是提出的政綱其實是要用滿八年的;其二是與他當初競選台北市長時的心態一樣,而他的台北市長是任了兩屆的,直到法律規定不能再連任的期限為止。因此,他爭取連任的心意已很明顯。但他為何不是直接了當地明說“爭取連任”呢?看來,主要出於策略上的考慮,就是避免民進黨搗亂。儘管內外皆知“馬英九必然會爭取連任”的事實,但在時機尚未成熟時,他自己還是不說出來比較好。

  在這次專訪中,他還特別提到,他在上任的時候,目標就是要改善兩岸關係,追求海峽的和平與繁榮。從二年九個月的經驗來看,目前基本上已經讓兩岸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兩岸以追求和平與繁榮為目的。他認目前的兩岸情況應該是六十年來最穩定的情況。他還談到他日前要求公家部門在公文當中稱對岸為“中國大陸”、“大陸”或“大陸地區”,而不是稱呼“中國”,這是因為“憲法”的定位。二十年前“修憲”的時候,已經訂出了台灣地區跟大陸地區這樣的一個定位,而他身為“總統”必須要遵守“憲法”,因此也必須要求台灣的公務員在推行公務的時候這樣使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