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香港朝M型社會蛻變

http://www.CRNTT.com   2011-02-19 10:34:27  


 
  香港社會的財富差距愈來愈大,高低收入群比重日增,形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馬太效應”,即如《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上說:“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財富差距”並不是一個社會問題,因為追求個人財富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我們不應有“仇富心理”。鄧小平在推動中國的經濟改革時,就主張“讓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打破“平均主義”。

  問題是,如果一個家庭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付最基本的日常開支,這才是社會問題的所在。很多人雖然努力工作,但卻仍然生活在貧窮線下,怎麼不會感到絕望呢?當有過百萬生活在貧窮線下的人,把他們的不滿反映在選舉上,“社民連”的高票當選,豈是偶然?

              中產階層向下流動

  香港社會對“貧富差距”及“貧窮問題”的討論早已經是每年“施政報告”出台的熱門話題,也是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議題。筆者最關心的,卻是“中產階層”的向下流動現象。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定義,每個月收入由一萬到四萬港元的家庭,被列為中產家庭(中產階層),這類家庭佔了全港家庭總數目的55%。

  社會的進步發展,必須倚靠受過教育的年輕人,讓他們有“向上爬”的機會,不斷提升生活水平及累積個人財富。所以,一個地區的經濟起飛,就必須要有大量“中產階層”的形成。“中產階層”就是指受過良好教育或專業培訓的社群,他們都有穩定而較高的收入。“中產階層”的大量形成,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他們不但是納稅的主體。回顧香港經濟的起飛,就是由於“中產階層”的大量形成,無論是對社會穩定,還是促進消費,形成奮發向上的主流價值觀,都有積極的作用。

  日本經濟戰略家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一書中指出,日本社會的“中產階層”不斷向下流,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在中間這塊,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缺口,形成一個“M”字型的社會結構。那麼,香港是否趨向於“M型社會”?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香港中產家庭的數目並沒有減少,反而有上升的趨勢:1996年為1,093,050個,2001年為1,149,883個,以及2006年為1,228,449個。這豈不是形勢大好嗎?問題是,一萬到二萬元收入的家庭,是屬於中產階層嗎?這個家庭能否供得起一層自置物業嗎?小孩子的大學教育怎麼辦?

  大前研一在《M型社會》一書中問道,你自認是“中產階層”嗎?那麼,請回答三個問題:第一,房貸給你造成很大的壓力嗎?第二,你不想結婚更不想養兒育女嗎?第三,你為小孩未來教育費用擔心嗎?如果有任何一個答案為“是”,這意味你極有可能不再是“中產階層”了。

  曾有女醫生向特首訴苦,指自己與律師男友無法負擔市區的樓價。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一代,即使擁有高學歷、專業資格,都不可能買樓置業、過中產階層的生活,這難道不是“中產階層”的悲哀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